规模猛增万亿,股票型ETF首次“击败”主动偏股型基金

2024-11-02 张博然
51044
规模猛增万亿,股票型ETF首次“击败”主动偏股型基金

ETF基金正在重塑市场格局。作为“国家队”救市的重要途径,三季度,中央汇金资管大举加仓ETF基金,增持金额超2500亿元,直接推动了被动基金持股规模首次超过主动基金。此外,随着ETF市场的崛起,一些在ETF领域布局较早、ETF规模增长较快的基金公司开始崭露头角。


被动基金持股规模首次超越主动基金



近日,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数据显示,截止9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32.07万亿元而这一数字在6月底为31.08万亿。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行业的格局在这一季度内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国信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三季度,被动基金投资的股票规模增长迅速,达到了3.24万亿相比二季度增长了45%超过了主动基金投资的股票规模3.15万亿。



在推动被动基金规模增长的因素中,ETF的表现尤为突出。据中金统计,公募ETF资产总值由上季度的3.5万亿元升至4.5万亿元,其中股票资产占比从59.5%提高至68.4%其中,股票型ETF规模更是从二季度末的1.81万亿元扩大至2.76万亿元。



ETF规模的大幅增长,与“国家队”的持续买入密不可分。据统计,截至三季度末,“国家队”持有的主流股票型ETF市值已经超过了9400亿元,这一数字是去年末持仓总市值的8倍以上。




股票型ETF规模首超主动偏股型基金



今年三季度,受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出台、资金驱动的影响,A股资产估值水平得到一定修复。



整体看,三季度上证指数上涨12.44%,偏大盘蓝筹的沪深300上涨16.07%,偏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和科创50分别上涨29.21%22.51%



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业绩也迎来了反转时刻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所有基金产品利润合计为11242亿元。与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相比,第三季度公募基金行业为投资者实现的盈利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从具体产品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在三季度中成为了利润贡献的最大“功臣”。在这一季度,股票型基金成功实现了6339亿元的利润,不仅成功扭转了一季度和二季度的亏损局面,还以亮眼的业绩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基金的业绩表现尤为突出。数据显示,被动指数型基金在今年第三季度共实现了5479亿元的利润。



基金利润攀升的同时,规模也在增长。据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止9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32.0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具体到各类型产品而言,截至三季度末,股票基金规模为4.28万亿元,三季度猛增1.17万亿元,增幅约为37.63%,是三季度规模增速最快的产品类型。



细分来看,积极股票基金、纯指数股票基金和增强指数股票基金均保持正增长。其中,纯指数股票基金环比增加1.08万亿元,增幅达45.02%,涨势最为迅猛。



在纯指数基金中,股票型ETF规模是增幅最明显的一类,今年三季度,股票型ETF显著扩容,持股市值占比大幅提高。股票型ETF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81万亿元扩大至2.76万亿元,暴增近万亿。



中金公司研报也表示,今年三季度末,股票型ETF资产总值接近主动偏股型基金的资产规模,但其实际股票资产规模已超越主动偏股型基金。




“国家队”成主要推手



股票型ETF规模大涨的背后,离不开国家队持续出手。



据了解,A股的“国家队”主要由3家组成: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投资”)、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证金公司”)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



作为“国家队”的一员,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汇金投资就曾多次宣布买入ETF或扩大ETF增持范围



对比2023年年报,今年上半年,中央汇金公司投资ETF的品种和金额均大幅增加,其重仓持有的ETF数量已由年初的9只大幅增至21只,持有总规模从年初的1100亿元左右大幅增至5700亿元以上。



虽然相较于半年报和年报更为详细直观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情况披露,三季报仅披露报告期内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情况,但从中也可“捕捉”到中央汇金投资部分动向。



具体来看,中央汇金投资持有的主流宽基ETF没有申购、赎回操作,持有的仍保持原有基金份额不变。也就是说,中央汇金投资在第三季度并未明显的加仓或减仓ETF基金。因此,随着基金净值攀升,中央汇金投资持有的主流ETF总市值超过了5900亿元。



与中央汇金投资“按兵不动”不同,该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资管”)却在第三季度大举加仓ETF基金。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例,三季报显示第一位机构持有人在第三季度无动作,而第二位机构持有人则在第三季度增持了258.93亿份,持有份额从7.28亿份增至266.21亿份,报告期末持有份额占比为27.47%



对比中期报告可判断,第一位机构持有人为中央汇金投资,第二位机构持有人则为中央汇金资管。 


 


易方达沪深300ETF与此类似。根据三季报与中报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中央汇金投资在三季度没有动作,但中央汇金资管大手笔增持386.37亿份。



同时,中央汇金资管还在第三季度增持114.74亿份华夏沪深300ETF94.84亿份嘉实沪深300ETF



除了4只沪深300ETF中央汇金资管还增持了其他ETF。根据华夏上证50ETF三季报,汇金资管在报告期内申购了该产品117.85亿份,份额占比达到29.91%。根据期末单位净值计算,持有市值为337.8亿元。



总体来看,据公开信息测算,中央汇金资管三季度增持金额超2500亿元截至三季度末,持有ETF基金的总市值超3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队开启“买买买”的模式后,资、券商等机构投资者加大ETF的布局力度。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险资共持有ETF867.6亿份,较去年底增加了约329.9亿份。




基金公司掀ETF发行热



ETF扛起权益规模大旗的背后离不开基金公司的积极布局



从去年的中证2000ETF、科创100ETF、创业200ETF到今年的中证A50ETF、中证A500ETF、科创200ETF等,ETF的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据统计,年内超25家基金公司发布了超200ETF及相关产品的募集说明书,并成功完成资金募集。其中,中证A500作为今年的重磅宽基指数,跟踪该指数的相关基金备受关注。



95日,证监会网站显示,首批十只中证A500ETF集体上报,上报的公募机构包括华泰柏瑞基金、嘉实基金、摩根资产管理。基金开售之后,异常火热。20只中证A500场外指数基金仅在银行渠道已经募集了超200亿元。



除了“扎堆”发行中证A500ETF外,随着“双创”为代表科技板块全线爆发,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也点燃了基金公司上报相关产品的热情。



据证监会官网显示,近期,富国基金、华宝基金、鹏华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等纷纷上报了跟踪创业板、科创板相关指数的ETF基金。其中,博时基金上报了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华宝基金上报创业板人工智能ETF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公司在丰富自身ETF产品的同时,还通过主动降费吸引增量客户。



今年以来,被动型指数产品的降费举动颇为频繁,有超20只被动指数型产品主动降费,以ETF基金为主。例如,在1016日,华夏中证科创创业50ETF公告降低管理费,管理费从0.5%的年费率降为0.15%,管理费打了三折。



如今,ETF越来越成为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关键因素。



股票型ETF中规模扩张最为凶猛的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今年三季度规模增长1857.27亿元此外,易方达沪深300ETF三季度增长1228.93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11只产品规模增长金额在百亿元至千亿元之间。



得益于ETF产品规模增长,基金公司的竞争格局有所变动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当属华泰柏瑞基金和南方基金



具体来看,南方基金三季度非货基金规模增加近1200亿元,季末规模7000亿元二季度末第八名上升至三季度末的第五名



华泰柏瑞基金非货基金规模增加近2000亿元,季末规模6000亿元二季度末的第十三名升至三季度末的第八名



总的来看,ETF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公募基金的规模格局,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灵活和高效的投资选择。未来,凭借自身优势,ETF将持续获得更多资金青睐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