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龙头韧性彰显,南京银行上半年交出高质量答卷


2025年上半年,南京银行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双增长超8%的高质量答卷。报告期内,该行不仅实现了规模、效益与资产质量的协同提升,更凭借“三大板块”的均衡发展和“五张名片”的战略布局,成功塑造了差异化竞争“护城河”。
8月28日,南京银行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多项经营指标展现出稳健向上的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南京银行资产规模突破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近12%;存款规模1.64万亿元,贷款规模1.38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9.98%和10.41%。
在经营业绩方面,上半年,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84.80亿元,同比增加8.64%,实现归母净利润126.19亿元,同比增加8.84%,增速在万亿城商行中位居前列,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增长韧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南银转债”以近100%转股率成功完成,转股规模达199.96亿元,创下城商行可转债转股纪录。本次债转股的圆满完成,大大增强了南京银行的资本实力,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打开了增长空间。
业绩稳健攀升,发展动能增强
对南京银行而言,2025年的半年报,不仅是一份业绩清单,更是一份在复杂环境中勇毅前行、彰显韧性的“高质量答卷”。
南京银行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5年,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实干之年,也是公司新五年战略规划的深化之年。上半年,公司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向上向好,营收利润稳定增长,板块发展更加均衡,重大项目序时推进,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发展质效有效提升。”
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南京银行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实现超“双8%”增长,增速位居万亿城商行前列。具体来看,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84.80亿元,同比增加8.64%,实现归母净利润126.19亿元,同比增加8.84%。
从收入构成来看,2025年1-6月,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56.46亿元,同比增加22.13%,对营收增长贡献近55%;非利息净收入128.34亿元,其中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6.70%,综合化经营成效正在加速显现。
资产规模方面,南京银行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6%;存款规模1.64万亿元,贷款规模1.38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9.98%和10.41%,持续夯实业务发展根基。
在实现规模与效益双升的同时,该行资产质量根基也愈发坚实,展现出更稳健的发展态势。截至报告期末,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0.84%,拨备覆盖率311.65%。
值得一提的是,7月18日,“南银转债”完成债转股,转股规模199.96亿元,转股率高达99.98%,创近五年银行可转债转股率之最,居城商行可转债转股率历史首位。这也是南京银行史上最大规模的外源性资本补充,进一步增强其资本实力,能较好满足该行未来多年年发展的资本需求。
此外,出色的经营表现也赢得了重要股东的坚定看好。今年以来,南京银行多次获主要股东增持。其中,江苏交通控股、南京高科、东部机场集团投资公司、紫金信托公司分别增持8785万股、1538万股、4323万股、4263万股,增持金额近60亿元。
三大板块协同并进,战略部署成效凸显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曾指出:“战略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决定我们今天做什么才有未来。”这句话,恰是南京银行持续探索综合金融的最好诠释。
去年,南京银行正式制定并启动新一轮五年战略规划,确立了以“12345”为核心的整体战略框架。该框架中的“3”,正是指聚力发展公司金融、零售金融与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
围绕这一核心,南京银行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丰富产品矩阵、加强渠道与生态建设、深化业务协同等一系列举措,积极培育多个业务增长极,全面提升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
目前看来,这一战略部署已初见成效。报告期内,公司金融业务以深化改革为牵引,持续强化战略执行,聚焦实体经济主航道,不断加强对重点产业与关键领域的金融服务力度,有效集聚转型发展新动能。截至报告期末,对公贷款余额1.0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90.20亿元,增幅达12.71%。
零售金融方面,上半年南京银行实现零售营收76.44亿元,同比增长21.40%,零售利润达8.29亿元。
从业务表现来看,零售贷款稳健增长,上半年全行个人贷款余额3319.49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5亿元,增幅3.67%。值得关注的是,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该行通过优化贷款投放策略,有效管控风险成本,二季度零售不良率较一季度降低3bp。这显示出南京银行在追求业务增长的同时,并未放松风险管控,实现了“量”与“质”的平衡发展。
此外,南京银行的财富管理能力也在持续增强,截至报告期末,零售金融资产余额9448.14亿元,较年初增速达14.25%,个人存款余额5596.24亿元,较年初增加17.45%。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负债成本实现有效压降,个人存款付息成本较年初下降20bp。
金融市场板块同样表现稳健,依托多年的能力积累和经验沉淀,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整体延续了稳健向上的经营态势。
与此同时,集团内部协同效应持续释放,运作效率不断提升。南银理财、鑫元基金和南银法巴消费金融三家子公司上半年营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与母行的融合持续增强,对集团利润贡献度不断提升。
深耕区域经济,擦亮“五张名片”
在实现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南京银行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区域经济大局,持续推动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
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该行管理层强调,上半年持续优化信贷结构,重点加大对江苏省内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的金融供给。
报告期内,信贷投放提质增效,绿色金融、普惠小微、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幅分别达27.79%、12.51%、12.42%,高于行内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展现出对区域经济转型的精准支持和战略前瞻。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金融作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南京银行通过“鑫e科企”等专属产品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6月末,“鑫e科企”服务客户近2.60万户。
此外,在跨境金融方面,该行依托江苏开放型经济高地优势,重点推进“苏贸融”“苏贸贷”等政银合作项目,已累计服务外贸中小微企业1257家,有效助力区域外贸保稳提质。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服务的深化与特色化业务的构建相辅相成。南京银行以新五年规划为指引,系统性打造“科创银行、投资银行、财富银行、交易银行、数字银行”五张特色名片,致力于走出同质化竞争,构建难以复制的业务护城河。
具体来看,科创银行方面,报告期内,该行加快探索并落地科创金融债、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创新业务,打造了“融资—融智—融商—融生活—融无限”的“五融”服务生态,不断强化科创生态圈建设。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余额1668亿元,较年初增加184亿元,增幅超12%。
交易银行方面,南京银行深耕企业经营场景,不断丰富产品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流量精细化运营。报告期内,供应链金融业务量突破1689亿元;鑫云财资签约集团客户数较2024年末实现净增71%,增长势头显著。
数字银行方面,该行持续强化“产业大脑”智能平台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多行业的产业链知识图谱,已成功搭建数十条重点产业链模型。这一举措显著增强了产业洞察与客户服务的数据支撑能力,为精准营销和风险控制提供了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五张名片”不仅代表了五项业务,更体现了南京银行从传统信贷向综合服务转型的战略决心,是其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实现高质量、特色化发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