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贷迎来严监管时代!跨省经营、联合贷款将被套上“金箍”

2020-11-03 徐文峰
55096
网络小贷迎来严监管时代!跨省经营、联合贷款将被套上“金箍”

“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的高层定调言犹在耳,针对网络小贷行业的重磅监管文件就出台了。在此前“低门槛”的准入条件下,网络小贷行业发展迅猛,但也产生了很多乱象。如今,随着网贷小贷新规的出炉,或意味着网络小贷行业正迎来强监管时代。

11月2日晚间,央行联合银保监会发布的一份文件引起各方关注。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防范网络小贷业务风险,银保监会会同央行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意味着,网络小贷正迎来强监管时代。与此前归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管理相比,网络小贷正逐步纳入银保监会的监管体系。


实际上,从消费者服务角度看,金融科技公司发行的产品与银行产品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近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发文称,金融科技公司的“花呗”“白条”“任性付”等产品,其内核与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没有本质差别,也具有信用供给和分期付款的功能,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与费用是其盈利主要来源;再如“借呗”“金条”“微粒贷”等产品,与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无本质差别。


如今随着《征求意见稿》的发布,网络小贷所面对的监管主体以及监管强度和银行业将更加接近。而这也正与日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所强调的“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的精神相一致。


从内容来看,《征求意见稿》给网络小贷行业划了不少经营红线,其中对跨省展业、联合放贷等业务的规定受到关注。


《征求意见稿》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应当主要在注册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内开展;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同时,《征求意见稿》还对跨省经营限定了门槛,要求跨省经营网络小贷注册资本不低于50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仅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中新(黑龙江)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南宁市金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5家小贷公司能达到注资条件。


业内人士认为,“高门槛+严审批”,几乎等同于原则上不允许跨省经营,而此前低门槛的准入条件正是网络小贷“肆意生长”的重要原因。


联合放贷方面,《征求意见稿》规定,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助贷或联合贷款业务的,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也是监管部门首次对网络小贷公司的联合放贷的最低限额做出规定。


目前,不少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在联合放贷中占比仅为10%到20%,这意味着其杠杆率达到了8倍到9倍。显然,《征求意见稿》中“不低于30%”的规定将限制蚂蚁小贷等同类机构开展联合放贷的杠杆,对联合贷款规模形成约束。


此外,《征求意见稿》对小额贷款的用途也予以了明确规定,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应与借款人明确约定贷款用途,并且按照合同约定监控贷款用途,网络小额贷款不得用于债券、股票、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和购房及偿还住房抵押贷款。这对蚂蚁集团等公司来说,后续可能需要对业务流程和业务环节进行整改,做好合规工作。


当然,《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对于银行业来说可能是个“利好”。近几年,在相对宽松的监管条件下,网络小贷业务的兴起对银行传统的贷款融资业务造成不小打击。如今,网络小贷业务将迎来统一监管,银行业所面临的“被抢食”威胁或将得到缓解。


或是受此影响,11月3日早盘,银行板块全线飘红,其中厦门银行涨超8%,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涨幅居前。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