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期运营市场规模预计超4500亿,虚拟电厂成资金热捧“新星”


8月26日,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成立,这是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据研报估算,预计2025年全国虚拟电厂的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968亿元,2030年将超过4500亿元。
8月29日,A股虚拟电厂概念股开盘走势强劲。截至当日收盘,恒实科技涨幅超15%,炬华科技涨幅超11%,金智科技、北京科锐、中电兴发、陕鼓动力等纷纷跟涨。
数据显示,目前A股纳入虚拟电厂概念指数的公司有33家。其中,排名前十的分别为阳光电源、国电南瑞、正泰电器、太阳能、东方日升、协鑫集成、许继电气、陕鼓动力、易事特、科华数据。
而虚拟电厂受资金追捧离不开广阔的市场规模。据研报估算,从投资建设市场来看,到2025年,全国虚拟电厂的投资建设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平均每年投资建设规模达到105~200亿元。从运营市场空间来看,预计2025年全国虚拟电厂的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968亿元,2030年将超过4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8月26日,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在深圳正式揭牌,地点设在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主要负责虚拟电厂管理平台的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建立虚拟电厂日常运行的管理制度,组织开展虚拟电厂用户注册、资源接入、调试管理、接收和执行调度指令、响应监测、效果评估等工作。
该中心虚拟电厂管理平台采用“互联网+5G+智能网关”通信技术,可满足电网调度对聚合商平台实时调节指令、在线实时监控等技术要求,为用户侧可调节资源参与市场交易、负荷侧响应,实现电网削峰填谷提供坚强技术保障。
据悉,深圳虚拟电厂已接入分布式储能、数据中心、充电站、地铁等类型负荷聚合商14家,接入容量达87万千瓦,接近一座大型煤电厂的装机容量。
具体来看,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段,虚拟电厂可直接调度海量分散的充电桩、空调、储能等资源,通过它们降低用电功率,实现特定时段内的负荷调节,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一般来说,虚拟电厂的产业链是由上游基础资源、中游系统平台和下游电力需求方共同构成的。
在揭牌仪式上,深圳能源集团、南网电动、深圳建科院、深圳特来电、大唐宝昌公司、华为数字能源、国电投广东公司、中国铁塔能源广东公司等15家虚拟电厂生态链上下游企业也同步亮相。
实际上,虚拟电厂的概念至今已提出近20余年,21世纪初在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兴起,并已拥有多个成熟的示范项目,目前我国虚拟电厂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早在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已经提出要积极探索智慧能源、虚拟电厂等商业模式。今年以来,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多项文件中,均对虚拟电厂的相关建设做出了指示。
由于今年夏天,受到全国高温和降水量骤减的影响,多地开始采取“拉闸限电”,尤其在川渝地区,部分上市企业也因此而停工停产,这也使得虚拟电厂板块在A股市场上受到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