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海光信息市值达520亿,“母凭子贵”的中科曙光股价创历史新高


在“搭上”AI就爆发的当下,中科曙光凭借着自身业务布局和参股海光信息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其持股27.96%的海光信息是高端处理器的龙头,其产品契合AI。若按照当下持股计算,中科曙光持有市值520亿的海光信息,可谓是“母凭子贵”。
搭上AI快车,中科曙光成了名副其实的牛股。
6月19日,中科曙光创出历史新高,截止当日收盘,该股上涨9.57%,股价为61.12元/股,市值达895亿元。
据了解,中科曙光是中科院计算所旗下上市公司,业务范围高端计算机、储存、云计算、液冷等等,几乎“踩”中当前所有的AI相关产业。除此之外,中科曙光还拥有一家芯片生产公司,可谓是布局了一条完整的AI产业链。
在“粘上”AI就爆发的当下,中科曙光年内涨幅近180%。
券商、牛散提前“埋伏”
6月19日,中科曙光股价创出历史新高。
截止当日收盘,中科曙光逼近涨停,上涨9.57%,股价为61.12元/股,总市值为895亿元。
这是中科曙光首次突破60元/股,拉长时间线来看,中科曙光仅曾在2020年7月到达过51元/股,随后股价便开始回落,股价在25元左右震荡。直至今年2月初,其股价又再一次拉高,由当时的24.01元/股上涨至当前,涨幅已超过1.5倍。
中科曙光是中科院计算所旗下上市公司,其第一大股东为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6.35%,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也正是北京中科算源100%控股股东。
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北京思科智控也有国资背景,该公司100%控股股东为临沂中科智能,其两名股东分别为北京海淀中科计算技术专业中心和中国科技开发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90%和10%,后者的实控人为深圳市国资委。
此次中国曙光的大涨主要因为其业务布局,介绍显示,中科曙光是AI基础设施领军企业,在AI芯片、云计算等方面则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在AI相关领域爆火、政策面支持的当下,中科曙光布局的这些业务无疑成了“香饽饽”。有研究认为,我国当前已进入《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落地见效的关键年,年底数据中心机架总算力有望超过200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有望达到10%。
而中科曙光也在近期向外界释放了大量信号,多次在互动平台回应与超级计算机、数据中心基础液冷技术方面的消息。
股价大涨的中科曙光也吸引了券商和牛散提前埋伏。今年第一季度,中科曙光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了中信证券和葛贵莲两位股东,分别位列第八和第十大股东。中信证券持股数目为938.66万股,持股比例为0.64%;而另一位新进股东葛贵莲与知名牛散葛卫东为堂弟妹关系,持股数目为640.77万股,持股比例为0.44%。
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持股市值达520亿
中科曙光的大涨离不开海光信息的“助力”。
资料显示,海光信息成立于2014年,去年8月才正式上市。公司主要经营集成电路、电子信息、软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转让;批发和零售业;计算机系统集成;物业管理;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
根据中科曙光2017年年报显示,截止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持有海光信息26.46%股股份。彼时的中科曙光还不是海光信息最大的股东,其大股东成都国资持股比例为37.8%。
2018年12月,中科曙光参与海光信息的竞拍,拟拍下成都产投和成都高投手中所持海光信息10.92%的股份,交易完成后,中科曙光即持有海光信息36.44%的股份,至此正式超越成都国资,成为海光信息的第一大股东。至2022年8月上市之后,中科曙光共计持有海光信息27.96%的股份。
按照6月19日海光信息1860亿市值计算,中科曙光持有股权价值近520亿,而中科曙光本身市值仅800亿左右。海光信息的大涨,自然会提振中科曙光的股价。
资料显示,海光信息旗下产品海光DCU属于GPGPU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和推理等应用场景中。拥有开放式生态,统一底层硬件驱动平台,支持常见计算框架、库和编程模型,同时可适配不同API接口和编译器,可最大限度利用已有的成熟AI算法和框架。
同时,海光DCU计算单元数量较多,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计算单元(CU)、片上网络、高速缓存等,海光8000系列具有全精度浮点数据和各种常见整型数据计算能力,具有最多64个计算单元,能够充分挖掘应用的并行性,发挥其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能力,快速开发高能效的应用程序。
另外,海光信息还具备生产海光CPU系列产品的能力,这部分产品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及工作站,国内稀缺属性强,性能参数已与国际主流高端处理器相当,目前已在电信、金融、互联网等重要行业大规模应用落地。
业绩方面,海光信息在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为8.035亿元,同比增长了145.65%,同期营收51.25亿元,增速高达121.8%。
此外,中科曙光旗下还有曙光数创、科星图等子公司矩阵,均能够为中科曙光提供较高的收益。其中,曙光数创也是AI产业相关公司,该公司以数据中心高效冷却技术为核心,是一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供应商。
目前,曙光数创建立了已知冷却介质的物化特性参数及其材料兼容性数据库,并制定了冷却介质及材料兼容性标准。2022年的营收增速达27.01%,归母净利润增速达24.72%。
AI产业链“龙头”
中科曙光主要布局的业务即为高端计算机,高端计算机显著区别于PC端(个人电脑),是指高档性能芯片、参数配置高、功能多、运算速度快、稳定性强等技术的计算机。
据此前的信息来看,ChatGPT就是搭载着运算速度排在世界前列的超级计算机以及英伟达AI芯片生成的,而我国即便拥有运算速度在世界前十的超级计算机,但是这些机器均用于实验等,很难提供给单一企业促进AI大模型的研发。
而中科曙光已经是高性能计算机的领军企业。根据华西证券的研报显示,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机架式服务器、高密度服务器、刀片服务器等,能够面向多种应用场景,兼顾性能、能效、应用生态,具有领先的计算密度和节能性,产品整合高速网络和存储技术,可实现超大规模线性扩展。
根据HPCTOP100数据,2021年中国TOP100厂商系统数量份额排名前三;根据国际高性能计算大会榜单,中科曙光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生产制造厂商中按系统数量排名第四。
云计算方面,中科曙光自2007年就开始从事云计算技术产品的开发,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基础云服务,大数据、数据库、中间件等数据支撑及应用支撑云服务。
当前,公司的人工智能云产品主要包括文字识别OCR和自然语言处理NLP。中科曙光6月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公司各类高端计算产品销售均呈现增长态势,预计智能计算产品需求将逐步提升。
另外,中科曙光在存储和液冷技术也居于行业领先地位。中科曙光分布式存储市占率前三,曾提出首款液冷存储“存算一栈式”解决方案。
此外,中科曙光的液冷数据中心也拥有较为显著的技术优势,中科曙光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液态冷却技术具有深入研究,同时拥有专业技术和产品研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