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新宠”中兴通讯!


上半年的中兴通讯无疑是市场上的明星公司,其股价在二级市场上的亮眼表现引得各路资金“折腰”,尤得公募基金的垂青。截至6月末,681只公募基金重仓持有该股,持仓市值近300亿元,在各大基金公司中,大成基金以及兴全基金可谓是财大气粗,二者分别持仓30亿元、44.7亿元。
7月23日,基金公司的二季报披露完毕,各家基金的持仓也浮出水面,风头极盛的中兴通讯成为公募的心头好。
具体来看,合计有681只公募基金重仓持有该上市公司,而在去年二季度末,仅有463只基金持有中兴通讯。
被公募“抱团”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受益于中特估以及人工智能,处在风口上的中兴通讯乘着AI的东风,股价一路扶摇直上,期间涨幅超过78%,甚至走上46.35元/股的高位。
基于此,引得各路资金纷纷出手,公募基金中大成基金、兴全基金、中欧基金等尤为显眼,截至6月末的持仓分别为30亿元、45亿元、25亿元。
从基金经理来看,顶流谢治宇,刘旭等出动旗下多只产品来押注中兴通讯。
中兴通讯成公募“新贵”
公募基金二季报出炉,持仓也展露无疑,随着上半年市场的风格轮动,运营商成为各类资金趋之若鹜的对象。而在诸多标的中,中兴通讯尤得资金青睐。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根据choice披露的数据,共有681只基金只有中兴通讯,以该上市公司6月30日的股价45.54元/股来计算,这些基金合计的持仓市值为296.55亿,位居公募第十大重仓股。而根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二季度,合计有463只基金持有该股。
可以看出,公募基金对中兴通讯尤为偏爱。而从各大基金公司披露的中报来看,大成基金、兴全基金在对中兴通讯的增持上,尤为大手笔。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兴全基金合计有10只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持有该上市公司,持股数量为9811万股,持仓市值为44.7亿元。
具体来看,兴全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管理的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混合的持股数量为181.48万股,持仓市值为8264.42万元。
与此同时,谢治宇分别与董理、程剑共同管理的兴全合润混合(LOF)、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兴全合宜混合(LOF)A也持有中兴通讯3014.42万股、2238.62万股、1250.04万股,持仓市值分别为13.7亿元、10.2亿元、5.69亿元。
此外,兴全基金两位百亿基金乔迁和董理也押注了中兴通讯。其中,乔迁管理的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混合(LOF)、兴全新视野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截至今年6月末,合计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数量为1627.84万股,持仓市值合计为7.4亿元。同时,兴全轻资产混合(LOF)由董理管理持股数量和持仓市值分别为500万股、2.28亿元。
兴全基金之外,大成基金也重仓押注了中兴通讯。截至今年6月末,大成基金合计有40只基金持有中兴通讯。
其中,百亿基金经理刘旭对中兴通讯极为看好。其管理的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A、大成优势企业混合A、大成核心价值甄选混合A、大成慧心优选一年持有混合A、大成睿鑫股票A、大成匠心卓越三年持有混合A分别持有1635.42万股、265.67万股、170.21万股、141.65万股、107.63万股、76.23万股,持仓市值分别为7.4亿元、1.2亿元、7751.17万元、6450.77万元、4901.47万元、3471.51万元。
刘旭之外,徐彦、李博、魏庆国、王晶晶几位基金经理管理产品的合计持仓也在亿元级别以上。根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这几位基金经理的持仓市值分别为6.3亿元、3.3亿元、3.4亿元、1.9亿元。
除了大成基金、兴全基金,中欧基金、嘉实基金以及富国基金也紧随其后,截至今年2月末的持仓分别为5.5亿元、4.3亿元、3.5亿元、2.9亿元。
股价大涨的背后
成为资金眼中的心头好,或是因为中兴通讯在AIGC浪潮下其价值被重估。
2022年年底,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浪潮后,AIGC迅速成为科技创新领域的“顶流”,国内巨头也迅速开始“千模大战”,由于ChatGPT曾因算力不足遭遇服务器宕机,算力资源也由此进入大众视线,而中兴通讯作为通讯基础设备制造龙头,引起了市场关注。
市场数据显示,中兴通讯股价从2022年10月的最低点19.90元/股,一度涨到最高46.75元/股,尽管近日有所回调,但今年以来中兴通讯股价涨幅仍达57.82%。
作为我国ICT数字基础设施领域领军企业之一,中兴通讯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一体,聚焦于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消费者业务这三大业务。
从2022年财报数据来看,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29.54亿元,同比增长7.36%,归母净利润80.8亿元,同比增长18.6%。
中兴通讯的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消费者业务营业收入分别实现800.4亿元、146.3亿元、282.8亿元,同比增长5.72%、11.84%、9.93%,占比65.1%、11.9%、23%,三大业务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除了深耕ICT现有高确定性优势领域外,中兴通讯也在产业数字化领域持续创新,以服务器及存储、5G行业应用、汽车电子、数字能源、智慧家庭等为代表的创新业务发展迅速。
据了解,中兴通讯服务器及存储产品线成立于2005年,目前拥有全系列的服务器及存储产品包括通用服务器、GPU服务器、液冷服务器以及全闪存储产品、混闪存储产品等。
去年服务器销售额和机架服务器发货量提升至国内前五。在电信行业,公司服务器发货量蝉联第一,市场份额超30%,营业收入从21年的十多亿元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百亿元规模。
而在2023年初,中兴通讯还发布了G5系列服务器,其具备高密度算力、灵活扩展、异构算力、海量存储、稳定可靠等特性,双路最大支持120核,AI性能提升10倍,并宣布将为百度的“文心一言”大模型提供算力支撑。
此外,在4月6日,在中兴通讯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中兴通讯执行董事、总裁徐子阳表示,中兴通讯内部研判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重大跨越式突破,公司已经结合自身优势开始重点投入,计划今年底推出会支持大带宽的ChatGPT的GPU服务器。
创新业务的不断发展也离不开中兴通讯的高研发投入。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全球专利申请约8.5万件,全球累计授权专利约4.3万件。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达3.63万人,占集团员工人数比为48.52%,研发投入金额达216.02亿元,同比增加14.88%,占营业收入比达17.57%。
中兴通讯的新机遇
公司董事长李自学曾表示,中兴通讯并不是一家只做通讯网络的公司,“事实上,中兴通讯具有软件、硬件、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能力,怎么样把这些基础能力外溢出去,用到更多的应用上,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工作,中兴通讯将其定义为第二曲线,增长也是很可观的。”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日趋完善与商业化应用逐步落地,数字技术正加速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在我国实现快速发展,已成为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50.2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达到41.5%,较2016年规模已实现翻倍,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14.23%,预计至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有望超60万亿。
对于中兴通讯的未来,国盛证券表示,经历过恢复、发展期后,中兴通讯迈入超越期并重点发展以服务器及存储、5G行业应用、汽车电子、终端、数字能源等为代表的第二曲线业务,伴随数字化升级大浪潮,中兴通讯未来有望持续加速增长。
多家机构对中兴通讯的未来看好,据统计,中兴通讯6个月内共由32家机构对其盈利进行预测,预计2023年净利润均值为99.65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3.32%。其中,22家机构“买入”,5家机构“增持”,2家机构“推荐”,1家机构“买进”,1家机构“强烈推荐”,1家机构“优于大市”。目标价格最高预测62.10元,最低预测35.64元,平均为48.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