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系第二家上市公司复牌,恒大物业首日市值蒸发121亿港元


因134亿元的质押担保而停牌,近17个月后,8月3日,恒大物业迎来复牌,同时,这也是恒大旗下第二家迎来复牌的公司。
8月3日,恒大物业正式复牌,开盘即下跌36.52%,报1.46港元/股,此后更是一路下行,盘中跌超50%。截至目前,恒大物业报1.19港元/股,下跌48.26%,总市值128亿港元,较停牌前249亿港元,市值蒸发121亿港元。
8月2日晚,恒大物业公告履行复牌指引,已向联交所申请于8月3日恢复买卖。
公告中,恒大物业认为公司已履行全部六项复牌指引,因此向联交所申请恢复买卖公司股份。恒大物业所提及的六项复牌指引,主要包括补充披露财报、证明公司持续运营能力,以及围绕134亿元被强制执行而引发的调查和检讨等。
据了解,此前,恒大物业发现公司有约134亿元存款,为第三方提供的质押保证金已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2022年3月21日,对该事项开启调查的恒大物业正式停牌。
后续的调查结果显示,134亿元的质押担保主要是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期间,恒大物业方面通过银行通过八家银行,为多家第三方(作为被担保)融资提供存款质押,相关的资金透过部分被担保方及多家通道公司划转至恒大集团。最终因质押担保期限届满触发质权实现条件,导致恒大物业附属公司存单质押的134亿元被银行强制执行。
对此,恒大物业表示,自知悉该买押担保后,立即开展内部监控检讨、人员培训及调整等补救措施,并接受独立调查委员会建议,积极落实各项救济措施,持续向第三方及恒大集团开展追偿工作。
而根据会计师事务所上会栢诚介绍,恒大物业暂未与恒大集团就该事件达成偿还方案,恒大物业管理层评估了款项的可收回性,决定对134亿元应收款项进行全额拨备。
如今,已完成复牌指引的恒大物业正式复牌,由此,其也成为了恒大旗下第二家复牌上市公司。前不久,7月27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达成所有复牌指引。次日,7月28日,恒大汽车复牌,成为首家复牌的恒大上市公司。公司复牌首日大跌61%,7月29日,又上涨60%,目前股价走势平稳,公司市值185亿港元。
对比来看,恒大物业算是恒大系中表现优异的公司,较之恒大汽车截至去年末,累计亏损989.06亿元,恒大物业却成为恒大旗下唯一一家盈利的上市公司。
恒大物业财报显示,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118.1亿元,毛利润27.19亿元,净利润14.79亿元,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14.23亿元,每股基本盈利约人民币0.13元。同时,截至2022年12月31日,恒大物业总资产约71.5亿元,其中账面现金15.67亿元。
另据恒大物业方面介绍,截至今年5月31日,公司总签约建筑面积约8.17亿平方米,签约项目总数3,152个,有2,759个在管项目,其在管总建筑面积约5.06亿平方米,为超过330万业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恒大物业、恒大汽车的复牌,恒大三家港股公司中仅剩中国恒大未复牌。根据上市规则,联交所有权将已连续停牌18个月的任何证券除牌,这意味着中国恒大的最终期限将于2023年9月20日届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