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广义被香港证监会指控涉嫌操纵股价,鼎益丰盘中跌超40%


早在去年8月被传兑付危机的鼎益丰,在以数字期权拖延应对维权投资者不成后,于2月26日被香港证监会指控涉嫌操纵股价,此消息也让鼎益丰开盘一度大跌超40%,市值不到20亿港元。
2月27日,鼎益丰股价盘中跌幅一度超过40%,截止收盘跌近24%。
股价大跌与26日香港证监会向法庭指控鼎益丰前主席兼非执行董事隋广义及另外20名人士涉嫌在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9月14日期间操纵鼎益丰的股票价格有关。
对此,鼎益丰发布了一则澄清公告,强调了隋广义已于2020年1月22日辞去其于本公司担任的所有职务;以及隋广义是公司目前的主要股东。
据公开信息显示,鼎益丰是一家主要从事投资业务的香港投资控股公司,投资组合包括上市证券及非上市证券,于2002年1月2日在港交所上市。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香港鼎益丰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其大股东,占已发行普通股比例为12.68%,鼎益丰“核心人物”隋广义持股9.58%。
对于被指控一事,2018年3月1日至9月14日,鼎益丰控股的收盘价从8.822港元/股涨至15.806港元/股。有意思的是,鼎益丰控股于2011至2017年期间业绩连续亏损,但股价却从2017年5月的0.53港元开始,最高曾涨至28.325港元。
而股价飙涨发生后,自2019年3月开始,香港证监会已经向香港合计17家经纪行发出限制通知书以冻结鼎益丰涉嫌市场操控活动有关的客户账户。
被香港证监会施以监管措施时隔4年,鼎益丰出现“爆雷”迹象。
2023年8月开始,鼎益丰相关投资活动已出现“返利延期”、“合同到期未退款”、“难以兑付”等情况。2023年11月,深圳金融办曾点名鼎益丰并提示相关风险,称其以“禅意投资法”等名目吸引投资人认购鼎益丰关联主体的“原始股权”或“期权”,存在非法集资风险。
出现兑付危机后,鼎益丰开始着手推行所谓的“数字期权”转型,打算通过“引导”投资者进行所谓的数字期权(DDO)合同转换。不过,部分投资者认为这像是稳住他们的“缓兵之计”。
1月10日,鼎益丰发布所谓“重大利好”通知,针对已经购买“原始股份”和“期权”的投资者,称“所有投资者自2024年1月10日起到2024年9月10日止一律不能退出,封闭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