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举牌线,民生银行成深圳前首富林立“新猎物”


投资平安豪赚百亿的深圳前首富林立,选择进一步巩固自身在民生银行的“话语权”。近日,香港立业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民生银行约1.99亿股H股,使得立业集团对民生银行的总持股即将触及举牌线,此举也让林立这位“资本老炮”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资本老手林立“一口气”增持了近两亿股民生银行H股。
近日,根据港交所披露易消息,6月30日,香港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立业”)买入民生银行1.9931亿股H股,占该行总股本比例约为0.455%。至此,立业集团对民生银行的总持股逼近举牌线。
事实上,早在2023年三季度末,林立执掌的立业集团便已现身民生银行大股东之列,并且以3.15%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七大股东。此后,立业集团更是不断增持民生银行股份,林立也一度被选举为非执行董事。
需要注意的是,林立在金融领域的资本运作并非只有民生银行,此前还投资了微众银行、无锡银行等,并且均收获颇丰;而有关于华林证券和中国平安的投资,更是让其名声大噪,财富也曾经力压马化腾,一度成为深圳首富。
增持民生银行1.99亿股
林立在金融领域的布局迎来新动向。
6月30日,香港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买入民生银行约1.99亿股H股,占该行总股本比例约为0.455%。据悉,香港立业系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之一深圳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立业集团”)旗下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立业集团创建于1995年,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持续稳健发展的综合产业控股集团。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产业+金融”商业模式,致力于打造多个具有领先地位的发展平台,主要涉及的领域有电力设备制造、新能源、化工、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等。
事实上,民生银行早已被林立划入自身的资本版图。民生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9月末,立业集团以14.74亿的持股数,3.15%的持股比例,位列民生银行第七大股东,这也是立业集团首次现身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之列。
此后,立业集团持续增持民生银行,2024年一季度立业集团共计增持了4.93亿股民生银行股份,至该季度末,立业集团对民生银行的持股数来到了19.67亿股,合计持有该行4.49%股份,仅次于同方国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位列该行第五大股东。
2024年6月26日,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席位正式落定。民生银行发布的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显示,选举张宏伟、刘永好、史玉柱、宋春风、赵鹏、梁鑫杰、林立为民生银行非执行董事的议案获得通过;选举高迎欣、王晓永、张俊潼为执行董事的议案获得通过。不过,据民生银行披露,截至2024年末,林立的董事任职资格仍需金融监管总局核准。
随着香港立业此番增持后,立业集团已合计持有民生银行21.66亿股,占该行总股本比例为4.945%,在成为该行第四大股东的同时,总持股距离5%的举牌线仅一步之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林立外,作为民营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一直受各路资本大鳄“追捧”。据了解,早在1993年,刘永好就曾联合卢志强、冯仑等民营企业大佬,发起建立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的提议,旨在解决民企举贷维艰的难题。在刘永好的忘年交、当时的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等人的支持下,民生银行得以顺利筹建。
长袖善舞的深圳前首富
此次资本运作,也让深圳前首富林立再次走进了投资者的视线。
和不少大佬一样,林立的童年也是在勒紧裤腰带中度过的。1963年,林立出生于广东河源市紫金县,彼时林家一家6口人仅靠着其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但这未能限制住林立的资本运作天赋。
1979年林立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紫金县分行当会计员,此后曾在当地的中国农行任职,1986年林立离开紫金县来到深圳,到中国银行深圳某支行任职,曾做到科级干部。后从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辞职开始创业历程。
1990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随后的两年时间里,抢购“老五股”等股票,成为当时大多数人深圳人向往的发财之路。此时的林立凭借着对资本市场的了解拿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迈出了通向“资本大鳄”的第一步。
此后,除了参与创办深圳市怡景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外,林立的视线主要聚焦在投资公司和金融企业。1995年,林立注册成立深圳市立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并一步步发展成了一个资本“帝国”。
林立的投资故事中,一定绕不开华林证券和中国平安。2000年林立斥资3000万元收购当时的江门证券,即现在的华林证券。目前华林证券已登陆A股,立业集团持有其17.4亿股权,占其总股本比例高达64.46%股权,以华林证券2025年7月4日14.16元/股的收盘价计算,这部分持股市值达246.38亿元,较当初的投资额已翻了数百倍。
据华林证券2023年年报介绍,林立现任华林证券董事长、立业集团董事长、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证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深圳市航天立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
此外,2003年林立投资的中国平安,更是一举奠定了林立的“江湖地位”。资料显示,彼时平安的第一大股东,持股16.09%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在深圳市产权交易所以每股不低于5.93元价格挂牌出售8800万股平安股份,约占当时平安总股本的3.6%。据林立自述,他当时“卖了手里几乎所有产业”,凑出5亿元接盘了这部分股权,大手笔投资了平安。也正是这次“孤注一掷”的投资,让林立名声大噪。
随着中国平安上市,林立所持中国平安股份市值翻了数倍,他也因此登上了富豪榜,并从此成为富豪榜常客。据悉,2007年,林立就以140亿元的身家登上中国百富榜第41位,跃居深圳首富,随后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林立不仅连连上榜,而且身价也越来越高,财富一度力压马化腾。
2008年,林立开始减持中国平安股票,2011年从中国平安前十大股东之列消失。据外界推测,林立从中获得了两三百亿的收益。
立业集团的资本版图
正是在林立的布局下,立业集团的资本版图不断扩大。
或许是因为林立的投资偏好,立业集团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尤为突出,不仅控股上市券商华林证券,还在2014年与腾讯等企业联合发起设立了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
据悉,2014年,5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开始试点,其中代表的便是阿里巴巴的网商和腾讯的微众。而微众早期的30亿投资中,便有林立拿出的6亿,因此,除了持股30%的腾讯,第二大股东便是持股20%的林立。
此外,立业集团也并未放下在实业方面的投资。据立业集团官网,目前“立业系”版图涵盖新能源、锂能、生物医药、综合金融、智慧集采等多个领域。
具体来看,2001年,林立投资对南京第五制药厂进行改制,成立南京立业制药有限公司;2004年林立投资将南京电力变压器厂改制为南京立业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在房地产行业,林立也曾投资深圳部分房产。
2024年,立业集团还曾通过旗下子公司立业工业斥资24亿元,从深圳资本集团手中接盘了中集集团5.1%的股份,成为其重要股东之一。深圳资本集团与立业集团有交集,企查查显示二者均是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2.79%、4.89%。
颇为有趣的是,立业工业还表示,本次权益变动后,立业工业及其一致行动人在未来12个月内将根据证券市场整体状况并结合中集集团的业务发展情况及股票价格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增加或减少其在中集集团中拥有权益的股份。
这意味着,未来立业集团也有继续减持套现的可能,虽然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立业工业并未出现减持动作,但从中也可一窥林立娴熟的资本运作手段。
不断地“攻城略地”似乎也给林立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压力。自2022年以来,立业集团持续质押及解押华林证券股份。目前,立业集团对华林证券的总持股为17.4亿股,2025年1月16日,其质押比例一度达到45.85%,此后该比例呈下滑趋势,截至2025年6月27日,该质押比例为32.98%。
整体来看,此次林立进一步增持民生银行,或许隐藏着更深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