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直逼千亿大关,北方稀土尽享稀土“狂欢”红利

2025-07-10 张博然
9182
市值直逼千亿大关,北方稀土尽享稀土“狂欢”红利

“泼天富贵”正砸向北方稀土。受稀土价格飙升与政策东风加持,北方稀土业绩大涨,预计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538.33%。次日,北方稀土股价应声强势涨停,创下年内新高,单日市值逼近千亿大关。


今年以来,稀土概念持续火热。



710日,稀土行业龙头北方稀土盘中触及涨停板,股价攀升至27.01元,创下年内新高。公司市值随之增至976.43亿元,单日成交额高达78.43亿元,换手率达到8.21%



消息面上,79日晚间,北方稀土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亿元至9.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882.54%2014.71%;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8亿元至9.4亿元,同比增幅更高,达5538.33%5922.76%



据了解,作为国内稀土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北方稀土享有国内稀土第一股之称。公司依托白云鄂博矿独特的资源优势,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其冶炼分离年产能达21万吨,磁性材料年产能为10万吨。



而北方稀土上半年业绩的大幅预增或与稀土价格暴涨有关。今年4月,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在此背景下,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呈现上涨趋势。西部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截至79日,中国镨钕氧化物价格为45.25万元/吨。今年以来,其价格已上涨12.42%;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更是达到了24.83%




北方稀土业绩“井喷”



近日,稀土行业龙头北方稀土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业绩将实现增长。



公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至9.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82.54%2014.71%;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8亿元至9.4亿元,同比增幅更高,达5538.33%5922.76%



实际上,业绩激增势头在今年一季度已初现端倪。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92.87亿元,同比增长61.19%;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飙升727.30%;扣非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1622.98%



北方稀土利润的显著增长,与整个稀土行业景气度的持续提升密不可分。



西部证券研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受上游原料供应收紧及下游消费刺激等政策影响,稀土市场整体活跃度好于上年同期截至79日,中国镨钕氧化物价格为45.25万元/吨,今年上半年涨幅为12.42%,较去年同比增长24.83%



北方稀土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明确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以来,受上游原料供应收紧及下游消费刺激政策影响,稀土市场活跃度显著高于去年同期



具体来看,稀土被誉为“现代工业维生素”,应用极其广泛,电机、转向器、车窗升降、音响系统等几乎所有需要微电机和传感器的部件都离不开它。



当前,新能源领域仍是稀土需求的核心驱动力。据国泰海通研报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和风电新增装机对稀土磁材的需求量达6.3万吨,占国内总需求的24%;预计到2026年,这两大领域的需求占比将提升至31%



此外,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正成为重要的需求增量来源。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单个人形机器人平均需消耗0.9公斤稀土金属,与电动汽车用量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稀土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稀土贸易政策的调整及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今年4月,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施行。



此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已在今年2月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了管制。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产出17种全部稀土元素的国家,在重稀土元素的供应方面短期内难以被替代。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占到该国总进口量的70%



稀土行业并购迭起



北方稀土等企业业绩爆发的背后同样绕不开我国稀土行业始终在推进供应端整合。



2011年,当时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启动了稀土集团组建工作,初步形成北方稀土、中铝集团、厦门钨业、五矿集团、广东稀土、南方稀土六大稀土集团。



2016年,国内稀土行业完成首次整合,正式确立了中国五矿集团、中国铝业公司、包头钢铁(集团)、厦门钨业股份、赣州稀土集团、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六大国有稀土集团的格局。



2021年,行业整合进一步深化:中国铝业集团、中国五矿集团、赣州稀土集团所属稀土资产实施重组整合,并引入两家科技型企业,共同组建中国稀土集团。由此,六大稀土集团整合为四大集团。



2024年,整合持续推进,四大集团调整为三大集团。其中,广晟集团将所持广东稀土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稀土集团,中国稀土集团由此间接持有广晟有色38.45%股份,成为其实际控制人。



与此同时,北方稀土也在积极整合北方区域的中小稀土企业,相继纳入了飞达稀土、金蒙稀土、红天宇公司、五原润泽等多家企业。具体来看,飞达稀土具备5000吨稀土氧化物萃取分离能力;金蒙稀土则拥有1万吨稀土精矿处理能力及5000吨稀土氧化物萃取分离能力,进一步夯实了北方稀土的产能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国内资产整合以提升集中度与一体化水平,部分稀土上市公司还通过全球并购拓展布局,其中盛和资源的动作尤为突出。



2017年,盛和资源参股美国MountainPass稀土矿项目运营公司,获得其9.99%优先股,并签订独家包销协议,目前年销售约4万吨稀土精矿。



此外,盛和资源还参股澳大利亚ETM公司和Peak公司,并成为Peak公司单一最大股东——该公司旗下坦桑尼亚Ngualla稀土矿预计2026年投产,投产后每年可生产3.72万吨稀土精矿。



20255月,盛和资源发布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拟以1.58亿澳元折合约7.43亿元人民币收购Peak公司全部股权。



除横向整合资源外,为了追求更高的附加值,稀土企业也在加速向下游延伸。以北方稀土为例,2022年,其与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包头北方中加特电气有限公司,聚焦稀土永磁高效电机项目建设



2023年,北方稀土又与江苏嘉轩智能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内蒙古北方嘉轩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打造全球领先的稀土永磁电机研发与生产基地,持续深化下游布局。




为何北方稀土能接住“泼天富贵”?



除此之外,北方稀土此次业绩暴涨还离不开公司不俗的资源储量。



公开资料显示,北方稀土始建于1961年,是包钢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也是中国稀土工业的起源。1997年,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被誉为“国内稀土第一股”。



背靠包钢集团,北方稀土的资源储备丰富。据国元证券研报显示,包钢集团旗下的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铁和铌等多金属共(伴)生矿床,累计查明的稀土资源总储量已经达到了1.8亿吨,保有资源总储量达到了1.59亿吨,稳居世界首位。



在此背景下,北方稀土逐渐建立起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和稀土功能材料制造基地。近日,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上,北方稀土表示当前冶炼分离年产能达21万吨,磁性材料年产能为10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对于稀土开采与冶炼分离有一定的指标控制。比如,2024年国内稀土开采指标为27万吨、冶炼分离指标为25.4万吨。



具体来看,2024年,北方稀土拥有轻稀土开采配额18.87万吨,占全国轻稀土配额的75.2%,冶炼配额17.00万吨,占全国冶炼配额的66.9%



不过,北方稀土还有个绕不开的“痛点”。即稀土价格变化,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明显影响。



2023年、2024年,国内轻稀土市场价格走势大幅下滑。据中钨智造统计,氧化钕2023年初的价格为77.50万元/吨,而到了2024年末已下滑至40.50万元/吨;氧化镨2023年初的价格为70万元/吨,而到了2024年末已下滑至46.5万元/吨。



在此背景下,北方稀土业绩下滑明显。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4.97亿元,同比下降10.10%;归母净利润23.71亿元,同比下降60.38%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29.66亿元,同比下降1.58%;归母净利润10.04亿元,同比下降57.64%



与此同时,北方稀土的分红方案也大幅缩水。2024年,该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35元,预计总派发金额为1.27亿元,股利支付率为12.65%。而在2021年,该公司派发现金红利为16.09亿元,股利支付率达31.36%



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稀土产业正从资源优势价值优势跨越。未来,随着政策逐步落地以及需求持续释放手握资源、技术的稀土企业,或将在新一轮竞争中持续领跑。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