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价高达68%,大悦城地产拟花29亿港元私有化退市


大悦城地产向除两大股东外其他股东提出私有化建议,每股对价0.62港元,较此前股价溢价幅度高达67.6%,回购总金额约29.32亿港元。受此影响,大悦城地产复牌后股价大幅高开48.65%。
7月31日晚间,大悦城发布公告称,大悦城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拟向除大悦城和得茂有限公司以外的其他股东提出私有化建议,以协议安排方式回购股份,每股对价0.62港元,总金额约29.32亿港元。
按照协议安排,生效后大悦城地产47.3亿股股份将被注销,原持有计划股份的股东可就每股被注销股份收取0.62港元现金,合计约29.32亿港元。之后,大悦城地产将向香港联交所申请撤销上市地位。
对于私有化退市的原因,大悦城地产表示,“过去数年,本公司股价一直较每股资产净值折让,整体流动性偏低,限制了本公司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能力。鉴于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且复杂,本公司的上市地位难以提供足够的境外融资支持,在可预见的将来亦不会有实质性改善。”
截止停牌前最后一日(7月17日),港股大悦城地产收报0.37港元,而此次交易对价较之溢价达67.6%。如此高的溢价,让市场迅速做出积极反应。7月31日复牌后,大悦城地产股价大幅高开48.65%,市值达到78亿港元。
回顾大悦城地产的发展历程,其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深圳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中粮集团通过战略性收购成为控股股东,公司转型房地产开发业务。2012年,中粮集团借助侨福企业实现港股借壳上市,并将侨福企业更名为中粮置地控股有限公司。2015年1月,公司更名为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2019年,A股公司中粮地产(即如今的大悦城)通过增发股票并购大悦城地产,成为其控股股东。
从股权结构来看,截至目前,大悦城地产有142.31亿股普通股和10.95亿股优先股,合计153.26亿股股份。其中大悦城持有91.34亿股普通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9.59%;得茂持有3.68亿股普通股股份以及所有优先股股份,合计占总股本的9.55%。
就普通股而言,此次协议安排生效后,大悦城持股比例将跃升至96.13%,得茂持股3.87%,大悦城地产将几乎要成为大悦城的全资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将有望对大悦城业绩提供更多助力。
然而,大悦城地产及其母公司大悦城目前都面临着财务困境。2024财年,大悦城地产收入虽同比增长49.4%至198.3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由盈转亏,亏损2.94亿元。大悦城2024年营业收入约357.91亿元,较2023年下降2.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29.77亿元,较2023年增亏103.14%,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