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元医药成资本宠儿,新和成胡柏藩稳坐赢家宝座

2025-08-04 张洁
18474
福元医药成资本宠儿,新和成胡柏藩稳坐赢家宝座

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股价翻倍,福元医药成为资本市场上最靓的仔。而公司的这波暴涨行情,或许是因为创新药“牛市”的推动。而事实上,福元医药的创新药“含量”并不高,仅一款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且业绩常年由仿制药撑起。


又一家上市公司被创新药“引爆”。




84日,福元医药再度涨停,收报29.19/股,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为140.1亿元。拉长时间线来看,自49日股价低点以来,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110%




福元医药此次股价大涨,或许也是因为踩中了创新药“牛市”。资料显示,福元医药以仿制药起家,公司近年来推进“仿创结合”,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化药1类新药FY101注射液已经于近日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不过,福元医药的创新药“含量”略显不足,仅一款产品进入临床阶段,业绩常年由仿制药撑起。2024年,公司还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归母净利润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下滑。同时,公司重销售轻研发也颇受诟病。




值得一提的是,福元医药的实控人是浙商胡柏藩,随着此次公司股价大涨,他的持股市值也上升至约55亿元。此外,他还控制着维生素龙头上市公司新和成。



福元医药成资本宠儿




沉寂已久的福元医药在二级市场上“争了一口气”。




84日,福元医药涨停,收报29.19/股,最新市值达140.1亿元,公司收获五天三板,7月份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75%,自48日的股价低点以来更是大涨110.15%




资料显示,福元医药的主营业务是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心血管系统类药品、慢性肾病类药品、皮肤病类药品、消化系统类药品、糖尿病类药品、精神神经系统类药品、妇科类药品、一次性使用吸氧管。




而此次公司股价大涨,或许是因为这轮创新药“牛市”仍在发力。




据悉,福元医药的化药1类新药FY101注射液的临床申请于今年1月获得CDE承办受理,并已于日前顺利获批,该注射液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也是福元医药首款获批临床的1类新药。




84日晚间,福元医药也披露了股价异动公告称,公司关注到近期市场对创新药业务关注较高,公司的1类创新药FY101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试验能否成功还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当日福元医药因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登上了龙虎榜,买方前五共买入2.49亿元,卖方前五共卖出1.47亿元,净买入1.47亿元。




实际上,福元医药是以仿制药起家。据其年报介绍,公司拥有多个国内首仿药物如复方α-酮酸片、奥美沙坦酯片、盐酸曲美他嗪片、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盐酸莫西沙星片等,主要产品在细分领域市场排名位居国内厂商前列或呈现较好的增长趋势。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获得药品制剂境内药品注册批件194个,共有118个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20257月份以来,福元医药已经公告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联苯苄唑溶液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盐酸贝尼地平等多款药品获药品注册证书。




与众多仿制药企一样,为了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福元医药开始发展创新药。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福元医药虽然推进“仿创结合”,但创新药与仿制药的发展似乎并不均匀,创新药管线并不多,且进度不快。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有55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剂在研项目87个,创新药聚焦核酸类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在研项目仅4个。




从收入结构来看,由于未有创新药产品上市,目前为公司贡献大部分收入的也是仿制药,2024年,药品制剂实现收入32.09亿元,占总收入的93.12%;医疗器械实现收入2.23亿元,占总收入的6.46%



背靠新和成




需要注意的是,福元医药的“靠山”来头不小。




资料显示,福元医药的前身为万生药业,2008年新和成控股收购了万生药业,后将旗下医药健康业务板块的万生药业、浙江爱生、安徽福元三家药企于2018年整合成了福元医药,并在2022年将公司送上了资本市场,上市首日,福元医药一度大涨超40%




新和成控股的董事长胡柏藩是知名浙商,目前,新和成控股直接间接持有福元医药37.43%的股权,是公司的控股股东。胡柏藩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39.78%的股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随着此次福元医药股价大涨,胡柏藩的持股市值也上升至约55.7亿元,较4月初大涨近29亿元。




业绩方面,2022-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2.4亿元、33.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9亿元、4.89亿元,表现较稳。不过,20242025年一季度,福元医药分别实现营收34.46亿元、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7%3.4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9亿元、1.31亿元,分别同比下滑0.02%1.47%,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此外,目前福元医药还面临不少隐忧,例如,公司重销售轻研发一直被投资者诟病。




2022-2023年,福元医药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4亿元、3.53亿元、4.17亿元,同期,销售费用分别为13.59亿元,12.15亿元、12.56亿元。研发投入虽逐年增加,但销售费用高企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专利问题也是仿制药企的通病。2025123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暂停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美阿沙坦钾片采购资格的通知》称,根据药品专利相关规定,2025126日起暂停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美阿沙坦钾片采购资格。




据中国上市药品专利信息查询可知,海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登记了两项专利。专利1是化合物专利,专利到期日是2025223日。正是由于专利未到期,福元医药的美阿沙坦钾片才被通知暂停采购。




值得一提的是,福元医药在分红上较为慷慨,上市三年以来,累计分红6.61亿元,而近三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共14.17亿元,分掉了约47%的归母净利润。其中,胡柏藩分走了约2.63亿元。



化学老师的华丽转身




胡柏藩的创业之路也堪称创奇。




资料显示,1988年胡柏藩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了一所农村中学的化学老师。由于学校条件艰苦,胡柏藩拿着10万元启动资金创立了一家主营废酒精溶剂回收业务的校办工厂。




随后,在跑业务的过程中,胡柏藩发现了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商机”。因此他将目光瞄向了抗生素类药物诺氟沙星的原料“乙氧甲叉”。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胡柏藩研究出了国产乙氧甲叉,该产品在1995年被评为了国家级新产品,随后并以超高性价比一举取代进口。




在此之后,新和成又先后攻克了维生素E的两个重要原料,三甲基氢醌和异植物醇,随后公司主攻维生素,陆续建立起了完整的维生素产业链。




1999年,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5年后,新和成股份公司作为国内中小企业板第一股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那一年,新和成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1.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75亿元。




如今新和成已成为国内精细化工产业领军企业。已经形成“化工+生物”两大产业链,旗下产品种类非常多,包括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材料和原料药四大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由于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的工厂爆炸,相关维生素制品供给失衡,维生素的价格水涨船高,作为国内维生素行业市占率最大的公司,新和成也迎来业绩飙升。2024年,实现营收216.1亿元,同比增长42.95%,归母净利润为58.69亿元,同比增长117.01%,均创历史新高。




而新和成与福元医药的母公司新和成控股则业务面更广。官网显示,目前新和成控股的业务涵盖精细化工、医药健康、新材料、装备以及教育。如今的胡柏藩也已经完成从化学老师到坐拥两家上市公司资本大佬的华丽转身。在2024年胡润百富榜上,胡柏藩以195亿元身家,位列第247位。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