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5亿元定增获批,寒武纪加码大模型芯片布局


9月9日晚,寒武纪宣布其近40亿元的定增计划已于近日获批。而此时正处于全球AI算力竞争加剧的关键时期。
9月9日晚,寒武纪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近日收到证监会的批复,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有效期为12个月。
具体看,寒武纪7月份更新的定增预案显示,由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总股本增加。此次定增的募资总额调减为不超过39.85亿元,发行股票数量从不超过2087.28万股调整为不超过2091.75万股。
事实上,自2020年上市以来,寒武纪已进行过二次募资。寒武纪曾于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1380.6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121.1元,募资总额达16.72亿元。
两次募资的用途均围绕公司的主营业务展开,其中,本次主要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以及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寒武纪表示,此举将进一步强化较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技术竞争力。
大手笔投入之下,寒武纪已先后推出寒武纪1A、寒武纪1H、寒武纪1M 系列智能处理器;基于思元100、思元270、思元290和思元370芯片的云端智能加速卡系列产品;基于思元220芯片的边缘智能加速卡。此外,寒武纪还通过了DeepSeek大模型适配测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模型技术不断演进,市场对AI芯片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芯片设计厂商也在逐步提升国内市场份额。东海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寒武纪思元系列芯片产品受益于国内各产业算力需求的提升以及国产替代的趋势,有望带动公司整体营收高增以及归母净利润的持续盈利。
在此背景下,寒武纪股价频频创出新高,一度逼近1600元,还曾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截止10日收盘,寒武纪年内涨幅已超90%,每股最新报1273元,公司市值为5326亿元。
股价向好的同时,寒武纪的业绩也在稳步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了4347.82%;净利润为10.38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收 17.7亿元,同比增长44倍,净利润6.83亿元,同比增长3.24倍,已连续三个季度盈利,并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区间。而此次定增获批,也将为寒武纪的公司发展带来的充足资金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