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现51亿港元,外资股东清仓“甩卖”长飞光纤

2025-09-23 齐梦凡
8632
套现51亿港元,外资股东清仓“甩卖”长飞光纤

近日,长飞光纤遭到创始大股东Draka Comteq B.V.的清仓减持,累计套现超51亿港元。有意思的是,大股东的清仓减持并未影响长飞光纤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其今年以来H股累计上涨超400%。


921日晚间,长飞光纤披露的公告显示,大股东Draka Comteq B.V.2025919日通过香港联交所出售公司3759.53万股H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此次交易完成后,Draka Comteq B.V.将不再持有长飞光纤H股股份。



根据招股书,Draka Comteq B.V.长飞光纤的创始股东之一,自其上市以来,便一直居于其前十大股东之列然而,今年四月以来,Draka Comteq B.V.“一反常态”,持续减持公司股份。根据披露易数据估算,417日至919日,德拉克科技累计减持套现超51亿港元。



股东的大幅减持,并未阻挡长飞光纤股价的走强。Choice数据显示,公司H股年内涨幅400%。不过,与二级市场的“狂欢”形成背离的是,公司基本面却承压。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1.74%



事实上,公司近年来持续推进多元化战略布局。例如,自2022年以来,长飞光纤先后收购并整合长飞先进半导体、取得长芯博创控股权,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然而频繁并购也将公司商誉推高9.31亿元,未来或面对减值风险。




原始大股东清仓套现超51亿港元



作为长飞光纤的创始股东,Draka Comteq B.V.在短短半年左右的时间便将手中的持股悉数变卖。



公告显示,Draka Comteq B.V.以下简称德拉克科技)于2025919日通过香港联交所大宗交易方式,出售长飞光纤3759.53万股H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



公开资料显示,德拉克科技成立于20045月,由Draka Beheer B.V.设立,现为荷兰阿姆斯特丹Draka Holding B.V.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光纤光缆及通信电缆,是长飞光纤的发起人之一。



根据Choice数据,自长飞光纤上市以来,德拉克科技一直为其重要股东。截至2024年末,其持股比例仍23.73%



然而,进入2025年以来,德拉克科技一改长期持有策略,开始大幅减持。根据公告,德拉克科技于今年417日、65日、77日至21日期间、729日及94,分别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H2824.68万股、3296.85万股、582.68万股、3759.53万股3759.53万股。至本次减持前,其持股比例已降至5%919日的交易,意味着德拉克科技完成了对所持长飞光纤H股的全面清仓。



根据港交所披露易的减持均价粗略估计,德拉克科技累计减持套现超51亿港元。



与此同时,公司另一大股东长江通信也同步作出了减持安排。94日晚,长飞光纤发布公告公司股东长江通信出于自身经营发展需要,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10万股公司A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0.15%授权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十二个月内。



尽管遭遇重要股东减持,长飞光纤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极为强劲Choice数据显示,截至922日收盘,今年以来长飞光纤H股累计上涨400%A股累计涨幅达285.68%



然而,与二级市场的“狂欢”形成反差的是,长飞光纤的基本面并不理想。长飞光纤主营业务涵盖光纤预制棒、光纤及光缆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21.97亿元,同比下降8.65%;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下降47.91%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84亿元,同比增长19.38%;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减少21.74%




长飞光纤的并购生意经



尽管面临业绩压力,长飞光纤并未放缓其战略扩张的步伐。近年来,公司积极围绕自身主业开展了一系列投资与收购动作,持续构建其产业版图。



具体来看其国内布局,20225,公司完成了对芜湖启迪半导体有限公司及芜湖太赫兹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的收购与整合,并将收购后的标的公司更名为长飞先进半导体。该公司主要从事以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产品的工艺研发和制造。通过此次收购,公司正式进入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不仅如此,同年长飞光纤还取得了了上市公司长芯博创(曾用名博创科技)的控制权。



具体来看,20224月,长芯博创与长飞光纤同步发布公告,宣布长飞光纤将以10.28亿元的交易对价,通过协议转让及表决权委托的方式,获得博创科技25.43%的表决权,并取得实际控制权。此后,因博创科技实施2021年度权益分派,原股份转让方案相应调整。最终,长飞光纤以9.49亿元的实际出资,取得博创科技3023.41万股股份。



随后在同年7月,长飞光纤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长芯博创315万股,耗资5185.57万元;11月,该公司又以每股17.35元的价格参与长芯博创定向增发,认购2200万股,出资总额达3.82亿元。



至此,长飞光纤累计投资13.83亿元,共持有长芯博创5538.41万股,成为其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截至20256月末,长飞光纤持股比例为19.32%,期末持有市值达14.72亿元。



此外,根据Choice数据,截至最新报告期,除了长芯博创,长飞光纤还持有A股上市公司汇源通信2.79%的股份,是其第大股东。



在国内市场并购的同时,长飞光纤也在加速推进其全球化布局。早在2021年,长飞光纤收购了巴西Poliron公司100%的股权,初步优化了其全球产业网络。



随后在2023年,长飞光纤又通过子公司长芯盛(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91亿元合并成本收购了Silicon Line GmBHSL德国”)100%的股权。



202411月,长飞光纤再度出手,拟斥资约4.49亿元,收购全球领先的激光技术公司El.En.在中国的两家公司奔腾激光、Cutlite Penta S.r.l.的控股权,旨在进一步开拓激光器海外市场。



不过,根据今年4月最新发布的进展公告,因长飞光纤El.En.未就框架协议中涉及收购 Cutlite Penta S.r.l 控股股权的相关条款达成一致,双方决定暂缓推进对Cutlite Penta S.r.l控股股权的收购。



频繁收购也带来了较高的商誉截至今年6月末,长飞光纤商誉为9.31亿元,一旦收购企业业绩不及预期,未来将面对商誉减值风险。




掌舵人马杰



长飞光纤创立于1988年,是中国最早一批光纤光缆制造企业。



成立之初,公司即派遣五名工程师赴荷兰接受技术培训,并于1991年成功制造出中国第一根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光纤,打破了国内完全依赖进口光缆产品的局面。1992年,长飞光纤正式投产并实现规模化运营。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中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市场对光纤传输性能、稳定性及适配性提出更高要求,单模光纤逐渐成为主流产品。



2013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更名为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发行价7.39港元,总计发行1.60亿股,募资约11.81亿港元。



2017年,马杰出任公司董事长,公司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马杰的运作下,2018年,长飞光纤成功登陆上交所,成为中国光纤光缆行业首家A+H上市公司,发行价26.71/股,发行7579.05万股,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8.94亿元。



不仅如此,在马杰的推动下2023年公司还主导建设了武汉光谷第三代半导体研发生产基地。



根据长飞先进官方公众号披露,该项目总投资预计超过20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额为10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36万片SiC MOSFET晶圆的能力,覆盖外延、器件设计、晶圆制造及封装等全产业链环节。此举将有力推动武汉构建国内领先的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集聚区。



此外,在资本布局方面,公司子公司长飞资本及博创科技还作为LP参与设立了湖北省长飞天使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天使创业基金”)。根据公告,天使创业基金的认缴出资总额为5亿元,其中长飞资本作为有限合伙人拟认缴出资1.66亿元,占出资总额的33.2%目前,天使创业基金已完成工商登记。



往后看,长飞光纤能否在马杰的带领下穿越周期、实现业绩增长呢?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