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交易总额15.3亿美元,罗氏引进翰森制药新药


国产创新药出海再传重磅消息,港股千亿巨头翰森制药宣布,将其自研的HS-20110授权给罗氏子公司,该合作潜在交易总额达15.3亿美元。
10月17日,翰森制药发布公告,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上海翰森生物医药与常州恒邦药业,已与罗氏集团子公司正式订立许可协议,将授予后者HS-20110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全球独家许可。
协议显示,此次授权罗氏将向翰森制药支付8000万美元预付款,以及最高可达14.5亿美元的临床开发、注册及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产品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据介绍,罗氏子公司于1896年在瑞士巴塞尔成立,是最早的品牌药品工业制造商之一,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体外诊断的领导者,近年正持续加大对ADC药物资产的收购力度。
而标的资产HS-20110正是一款在研的CDH17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主要面向消化道肿瘤市场。去年12月,该产品进入临床阶段,目前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及其他实体瘤的全球I期临床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授权出海方面,翰森制药经验颇丰。早在2023年,翰森制药就将自研的其他两款ADC药物成功授权给GSK。两次交易分别于当年10月和12月完成,首付款分别为8500万美元、1.85亿美元,最高里程碑付款分别为14.85亿美元、15.25亿美元。
今年6月,翰森制药又将其自研的GLP-1/GIP药物许可给Regeneron,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19.3亿美元。据医药魔方统计,翰森制药目前已累计达成总金额超70亿美元对外授权合作。
作为老牌药企,翰森制药的创新布局起步较早。在2002年便着手创新药研发。2014年,其首款创新药迈灵达上市。2019年登陆港股上市后,随即进入创新药收获期,孚来美、豪森昕福、昕越、阿美乐等多款产品陆续获批,产品涵盖肿瘤、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等多个领域。
截止今年6月底,翰森制药在研创新药临床试验已超七十项,包含超四十个候选创新药。在此背景下,其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加码。今年上半年,翰森制药研发开支约14.41亿元,同比增长20.4%,占总收入比例约19.4%。
业绩层面来看,今年上半年,翰森制药实现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溢利31.35亿元,同比增长15.0%。报告期内,来自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达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