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森制药“斩获”罗氏15亿美元BD大单,医药女王钟慧娟再赢一局


10月17日,翰森制药宣布与罗氏就一款ADC药物订立许可协议,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最高14.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值得一提的是,翰森制药的背后,站着恒瑞医药创始人孙飘扬的妻子钟慧娟,二人也被称为“中国最牛医药夫妻档”。
一笔高达15.3亿美元的BD交易,再次将翰森制药推至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10月17日,翰森制药公告称,公司将一款在研CDH17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HS-20110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权益,授权给知名跨国医药巨头罗氏。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的首付款、最高达14.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总交易金额高达15.3亿美元。
据悉,翰森制药以仿制药起家,后转型创新药,研发涉及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及自身免疫等多个治疗领域,公司此前与葛兰素史克(GSK)、默沙东、再生元等药企都曾达成过BD交易,目前也已有多款创新药上市,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收入已经占翰森制药总收入的8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药企专注于license-out不同,翰森制药还在通过license-in不断扩充管线。
而所有关于翰森制药的故事,都绕不开公司背后的“中国最牛医药夫妻档”——恒瑞医药创始人孙飘扬和他的妻子钟慧娟。资料显示,翰森制药的前身由孙飘扬在1995年成立,后由钟慧娟扛起公司大旗,并将公司送上资本市场,执掌至今。
翰森制药拿下罗氏15亿美元BD大单
翰森制药获罗氏青睐。
10月17日,翰森制药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上海翰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及常州恒邦药业有限公司与罗氏子公司订立了许可协议。
根据许可协议,翰森制药将授予罗氏开发、生产及商业化HS-20110的全球独占许可(不含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公司将获得8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资格根据该产品开发、注册审批和商业化进展收取最高14.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产品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总交易金额高达15.3亿美元。
据悉,HS-20110是一款在研CDH17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目前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用于治疗结直肠癌(CRC)及其他实体瘤的全球I期临床试验。
资料显示,CDH17因在胃癌、结直肠癌等高发消化道肿瘤中特异性高表达,正在成为继HER2、Claudin18.2之后又一个ADC热门靶点,已经吸引了康诺亚、乐普生物、华东医药、迈威生物、礼新医药等十余家药企布局,而翰森制药的HS-20110的研发进展相对较快,或许也是罗氏选择与其合作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这已经是翰森制药在ADC领域的第三次成功“出海”。
2023年10月,翰森制药宣布与GSK订立许可协议,将HS-20089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权益授权给GSK,公告显示,HS-20089是一种新型B7-H4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这笔交易的首付款为8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最多14.85亿美元,总交易金额为15.7亿美元。
两个月后,翰森制药又将另一款B7-H3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HS-20093同样授权给了GSK,首付款高达1.8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多15.25亿美元,交易总金额高达17亿美元。算上此次与罗氏的交易,翰森制药这三笔ADC领域BD交易总金额高达48亿美元。
而翰森制药的表现也是当前国产ADC药物“出海热”的一个缩影。在2025年AACR年会上,中国ADC近乎占据半壁江山,展示了中国在ADC领域的研发实力,百利天恒、荣昌生物、映恩生物等此前均有相关药物完成授权出海合作。
“仿转创”的翰森制药质地几何?
值得一提的是,翰森制药也是“仿转创”的典型代表。
据悉,成立初期,翰森制药凭借“抢仿”策略,上市过多个重磅产品,比如1997年,公司就曾推出首仿药“美丰”(头孢氨苄缓释片),成为国内独家新剂型产品,上市当年收入达3000万元。翰森制药的“昕维”(甲磺酸伊马替尼)还是在国内第一个上市的《我不是药神》中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格列卫”的仿制药,翰森制药招股书显示,甲磺酸伊马替尼2017年的销售收入高达25亿元。
现如今,翰森制药的创新转型已经初见成效。需要注意的是,翰森制药采用的是license-in与license-out并举的BD战略。2019年至今,公司累计达成超20项BD交易。
license-out层面,除了上文提到的几项ADC领域的交易,2024年12月,翰森制药以最高超20亿美元的交易额,将其临床前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HS-10535全球独占许可授权默沙东。
今年6月,翰森制药又以约19.3亿美元的交易额,将其正处于Ⅲ期临床的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S-20094海外独占许可授予Regeneron(再生元),该药物与礼来的替尔泊肽靶点相同。
License-in则成为翰森制药扩充产品管线的一个重要途径。2024年翰森制药先后和3家药企“牵手”。3月引进普米斯EGFR/c-MET双抗HS-20117;4月引入荃信生物IL-23单抗HS-20137,8月引入麓鹏制药新一代BTK抑制剂HS-10561。这几款药物的研发也在推进中,HS-10561、HS-20122先后获得NMPA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在中国HS-20137用于银屑病后遗症的治疗则已进入三期临床研究阶段。
此外,翰森制药的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增加,2025年上半年,翰森制药的研发开支约14.41亿元,同比增长20.4%。公司正在推进超过7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分属40余个候选创新药。
目前,翰森制药已经有多款创新药上市,其中包括中国首个原研三代EGFR-TKI阿美乐(阿美替尼),首个原研慢性髓性白血病新型二代TKI豪森昕福,首个原研口服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恒沐、首个原研GLP-1RA周制剂孚来美等;以及全球唯一获批上市的EPO模拟肽圣罗莱等。
2025年上半年,翰森制药实现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4.27%;股东净利润为31.35亿元,同比增长15.02%。同期,公司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达61.45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上升至82.17%。
中国最牛医药夫妻档
提起翰森制药,绕不开的是恒瑞医药创始人孙飘扬及其妻子钟慧娟这对“中国最牛医药夫妻档”。
时间拉回到1995年,彼时正担任连云港制药厂(恒瑞医药前身)厂长的孙飘扬与“神秘大佬”岑均达共同成立了翰森制药的前身豪森药业。次年,钟慧娟辞去化学老师的工作,加入豪森药业,承担起管理公司的重任,并主导公司至今。
1997年,在孙飘扬的指导下,连云港制药厂完成股份制改造更名恒瑞医药,同年,钟慧娟带领豪森药业推出第一款核心产品“美丰”。
此后数年,孙飘扬、钟慧娟二人分别以恒瑞医药、豪森药业两个平台,近乎同步走出了相近的发展路线,其中,恒瑞医药以仿制药起家,主做抗肿瘤药、麻醉用药(麻醉剂、精神类药物等)、造影剂等,由仿创结合向创新药转变;豪森药业同样从仿制药起步,布局抗肿瘤、抗感染、精神类药物领域,逐步向创新药方向过渡。
彼时,在外界看来,恒瑞医药、豪森药业二者在产品研发、发展路径、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孙飘扬还曾多次公开表示恒瑞医药未来会收购豪森药业,不过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
2019年,豪森药业更名翰森制药并登陆港交所,钟慧娟也与孙飘扬相聚资本市场,2020年,创新药概念大火,翰森制药股价水涨船高,一度超过45港元,市值超过2600亿。同期,恒瑞医药市值超过6000亿元,同样达到历史顶峰。
当年,孙飘扬、钟慧娟夫妇以约2000亿元的家族财富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四,仅次于马云、马化腾和钟睒睒。钟慧娟个人也凭借1060亿元的身家,问鼎“2020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冠军宝座。
此后,翰森制药和恒瑞医药均曾经历波动,二人的财富也受到影响。不过,近期,创新药再度受到资本市场热捧,10月20日,翰森制药收报36.42港元/股,最新市值2205亿港元,2025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大涨115.3%。恒瑞医药股价也在年内累计涨超40%。孙飘扬与钟慧娟的身家也随之水涨船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恒瑞医药正式登陆港交所,实现“A+H”两地上市,孙飘扬也与钟慧娟“会师”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