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国债买卖,央行10月净投放200亿元

2025-11-05 王晓捷
5946
重启国债买卖,央行10月净投放200亿元

央行自今年10月起重启国债买卖操作,当月实现净投放200亿元。


11月4日,央行发布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数据显示,央行当月实现净投放2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净投放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4000亿元。这标志着自今年1月暂停以来的国债买卖工具重新启用。



此次重启并非突发操作,早在10月底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潘功胜就已释放信号,称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并灵活开展国债买卖双向操作,保障货币政策顺畅传导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据了解,国债买卖具有期限长、成本低的特点,是央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加强流动性管理和基础货币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国债利率曲线,也有助于更好地协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



回溯操作历程,央行于去年8月在二级市场启动国债买卖,截至当年12月累计买入规模达1万亿元。但在今年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央行表示暂停国债买卖操作。



经过近10个月的调整,国债收益率水平较年初已明显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回升至1.8%附近。重启买入国债,可以为债券市场提供支撑,有望缓和债券收益率的上升势头,稳定债券价格。



中信证券明明也表示,此次央行实施国债买卖净买入的操作,既体现了央行呵护流动性和稳定债市预期的操作目标,200亿元较低的净买入规模也体现了央行的稳健操作,避免对债市预期形成过度影响。



同日,央行宣布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11月有7000亿元同期限品种到期,此次操作为等量续作。市场预计,央行月内还将第二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有分析认为,未来央行或通过"MLF+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卖" 的多重工具协同发力,货币政策将更灵活,在“防风险”与“稳预期”之间保持平衡。资金面有望平稳跨季,流动性总体维持“稳中偏松”格局。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