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上市首秀大涨超50%,市值3400亿超阿里健康!


在母公司京东集团于今年6月成功回港二次上市后,作为京东旗下“三大独角兽”之一的京东健康也正式登陆港交所,与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一道在港股互联网医疗板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12月8日,京东健康正式登陆港交所。这意味着,京东健康成为继京东、达达之后,刘强东收获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上市首日,京东健康开盘价为94.5港元,较发行价涨33.89%,随后持续走高,盘中一度涨超70%。截至收盘,京东健康涨55.85%,总市值达3440亿港元,超越阿里健康(3216亿港元)。
事实上,在互联网巨头布局医疗健康领域的队伍中,并非京东健康一家,尤其今年疫情爆发以来,互联网巨头们更是加快了在医疗领域的布局。
今年3月,百度成立百度健康回归医疗,主打百度健康医典和百度健康问医生两大服务生态;5月,字节跳动以数亿元完成对百科名医网的全资收购,正式进入医疗领域;11月,腾讯医典宣布启动医学科普官计划、大众科普官计划、内容开放计划三大计划,表示要以社交化和场景化普惠大众。
与阿里健康以及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等早期入局者相比,京东在医疗领域算是起步较晚的。2013年,也就是阿里健康借壳中信21世纪在港股上市的前一年,京东才首次开展保健品零售业务。2019年5月,京东健康正式从京东集团独立出来。尽管起步晚,但在业务发展上,京东健康却后来居上。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照2019年收入计算,京东健康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及今年上半年,京东健康营收分别为55.53亿元、81.69亿元、108.42亿元与87.77亿元,盈利分别为2.09亿元、2.48亿元、3.44亿元及3.71亿元。而阿里健康自借壳上市以来,则年年亏损,尚未实现在完整财年内盈利。
不过,在平台用户数量上,京东健康尚不敌阿里健康。截至2020年6月末,京东健康的累计用户数超过1.5亿元。而截至2020年3月末,阿里健康运营的天猫医药电商平台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超1.9亿,到了今年9月30日,这一数字更是升到了2.5亿。
由于成长速度较快,京东健康也备受各路资本的追捧。去年11月,京东健康获得10亿美元A轮融资,包括CPE中国基金、中金资本、霸菱亚洲等知名机构纷纷入场。今年8月,京东健康再次获得超8.3亿美元B轮融资,由高瓴独家投资,投后估值也由A轮的70亿美元提升到了300亿美元(约合2000亿人民币)。
而在本次IPO中,京东健康还引入了6名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Tiger Global、Lake Bleu Prime、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Pte)、贝莱德集团(BlackRock)。
招股书显示,IPO前,京东集团持股78.29%,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高瓴资本持股4.34%,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与最大机构股东;霸菱亚洲与CPEChina Fund均持股3.05%,中金公司持股2.29%,中国人寿持股2.19%。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京东健康,京东旗下的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也在排队IPO中。今年6月,京东数科签署上市辅导协议,计划登陆科创板,并已于9月11日提交了招股书。最近还有消息称,京东物流也将于2021年上半年启动香港IPO,最多筹资3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