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组长鑫存储“资本局”,阿里、腾讯联手“入场”!

2022-02-25 耿浩
84538
合肥组长鑫存储“资本局”,阿里、腾讯联手“入场”!

2016年成立的长鑫存储在过去几年吸引了市场上一波又一波的明星资本,而在最近的这次融资中更是获得了云大厂阿里与腾讯的一致认可。这样一家成立时间不到6年的公司究竟是如何在巨头林立的DRAM市场中杀出血路?或许背后的合肥政府和兆易创新能给出答案。


217日,企查查数据显示,长鑫存储母公司睿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阿里巴巴、阳光人寿保险、中邮人寿保险、东方资管等19位股东。本次变更完成后,睿力集成的注册资本增加至485.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入股是阿里和腾讯首次以产业资本的身份介入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市场。



有意思的是,这两家云厂商巨头统一选择了长鑫存储,而不是同期出道、同样自带“光环”的福建晋华,长鑫存储究竟有何魅力?




阿里、腾讯同时入股长鑫存储



阿里、腾讯同时看中长鑫存储。



根据企查查所披露的公司股东信息显示,公司目前的股东包括有建信股权、大湾区共同家园发展基金、中邮保险、东方资管、和谐健康、腾讯以及阿里等48位。



将这中间的各路资本细分后,公司的股东主要分为代表合肥地方国资的长鑫存储和安徽省投;代表产业资本的国家大基金二期以及一众财务投资者。



202012月,长鑫存储存储母公司睿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完成156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大基金”二期、安徽国资、兆易创新、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机构和龙头公司。



其中,大基金二期参与投资47.6亿元,增资完成后将持有睿力集成14.08%的股份。在行业人士看来,大基金二期入股睿力集成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长鑫存储的存储器产品产业化将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不到一年,20219月长鑫存储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融资,投资方阵容的豪华程度相较于前次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包括兆易创新、创投、美的资本等产业资本;还有国调基金、安徽省担保集团等国资平台;以及招商资本、安元基金、燕创资本、兰璞投资、恒旭资本、云锋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



根据彼时兆易创新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拟对睿力集成增资5亿元,增资完成后公司持股比例提升至1.26%以此计算,彼时长鑫存储的估值已经高达397亿元。



而此次新增股东中的腾讯和阿里代表的则是产业资金,体现的是云厂商在云计算领域布局由“软”及“硬”的趋势,更是说明长鑫存储的产品真正得到了这些云大厂的认可。



出现这种软件厂商向硬件端拓展的主要原因是“算力不够了”。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大规模普及,算力需求进一步提升曾经的硬件,如服务器、芯片、交换机、存储等,都不再能够承受新的互联网化业务对IT基础设施的要求



以阿里为例,就在此次阿里入股长鑫存储锁定DRAM行业前,公司曾于202110月和百度等公司参与了国产CPU厂商天津飞腾的增资。



而在云厂商的眼中,各大硬件设备中以CPU以及存储器为尊,这也就是为什么以阿里为首的云厂商对CPU以及DRAM芯片的执念如此之深



有意思的是,作为同期出道的DRAM“双子星”——福建晋华的股东背景则是略显“寡淡”。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福建晋华的股东数为7家,其中多以福建省地方国资为主。






而这背后或是源于201810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一项新的决议,宣布将对福建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实施禁售,1030日起正式生效。



DRAM“双子星”之一的福建晋华“受挫”之际,打破国外垄断的重任自然也就落到了长鑫存储的肩上。




长鑫存储有何魅力?



长鑫存储成立于2016年,自成立以来,长鑫存储主攻DRAM芯片,公司是目前大陆唯一一家拥有Dram内存自主生产能力的芯片厂。



而这一切公司仅仅只用了6年不到的时间,不但大幅拉近了国内外DRAM赛道中所存在的技术差距,更是打破了长久以来DRAM市场被海外公司所垄断的僵局。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了896亿美元的存储芯片,几乎100%依赖进口。



而彼时的DRAM市场已经成为了寡头垄断市场:三星以45%在市场占有率,占据着绝对地位,海力士29%紧随其后,加上镁光的21%,美韩占据了DRAM市场的95%



对于我国而言,要在集中度如此高市场中夺食谈何容易,更不用说国内企业DRAM芯片技术上的落后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抹平的。



不过2016年,中国储存器迎来了“自建”元年。2016613日,长鑫存储由合肥产投牵头成立,主攻DRAM方向,同年成立的还有福建晋华以及长江存储。



其中,长江存储主攻3d nand芯片,也就是固态硬盘里的存储芯片,而福建晋华则与长鑫存储一致发力于DRAM市场。




201731日,安徽省《关于印发2017年省级调度项目的通知》发布,长鑫存储的项目,位列其中。被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是一个12寸晶圆基地,总投资534亿,2017年预计投资35亿,并计划在当年完成调试工作。



单从规模来讲,若长鑫存储能在2018年建成此厂,那么他们将与紫光旗下的长江存储,以及福建晋华集团在存储领域平起平坐,国内也将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性格局。



经过五年的技术攻关2022114日,长鑫存储表示,在2021年国产DRAM内存芯片厂商长鑫存储DRAM产能已达6万晶圆/月,预计2022年的产能将翻倍,达到12万晶圆/月的水平。



除了产能扩增,国产内存的技术水平也在追赶,目前长鑫量产的主要是第一代10nm级别工艺10G1,实际水平应该是19nm,主要以DDR4LPDDR4为主,2020年报道中提到研发17nm及以下工艺的DDR5LPDDR5等内存,这是10G3代工艺,未来还有10G5工艺,除了DDR5LPDDR5之外还有GDDR6显存。




长鑫存储背后的“推手”



长鑫存储之所以能在短短六年的时间里发展的如此迅速,与其背后的支持者合肥政府及兆易创新的创始人朱一民息息相关。



2016年,刚刚登陆A32天的兆易创新便抛出了一份高达65亿的收购案,并购当时世界第八大DRAM设计厂商ISSI,欲求切入DRAM市场。


来源:看究竟App




当时的ISSI也是十分乐意与兆易创新牵手,奈何彼时的ISSI代工厂南亚科担心兆易掌握了DRAM芯片的设计后进军制造领域从而抢夺南亚科的份额而从中作梗,并表示ISSI被兆易创新收购就会拒绝为ISSI代工。



而彼时国内的DRAM市场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更不用说具备完备的DRAM代工厂了。这也意味着ISSI一旦离开了南亚科便会落入无米下炊的境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项并购案的中止。



柳暗花明的是,兆易创新接到了合肥政府的橄榄枝,提议由公司出人和技术,合肥政府出钱一起来做DRAM,由合肥政府先出3/4的钱, 兆易后出剩下1/4的钱,待到长鑫存储项目成熟后,合肥政府手中的股权由兆易创新收购。



这与当时急于切入DRAM市场的兆易创新一拍即合,至此长鑫存储正式成立。2018年,朱一明辞去兆易创新总经理一职,仅保留董事长一职,出任长鑫存储CEO和睿力公司CEO



为何是合肥牵头呢?事实上,DRAM市场是一个成熟的市场,想要切入动辄就要数百亿乃至上千亿的资金去撬动,更不用说半导体行业投资的每一分钱映射到GDP总量中便是十倍有余,这当中便会为合肥政府带来相当数量的投资以及税收。



此前引入京东方已让合肥政府知晓个中“好处”。



就在兆易创新与合肥政府“两情惬意”之际,刚刚成立2年的国家半导体大基金,很快以14.5亿入股兆易11%的股份。



玩家与资金都有了,那么最重要的技术从何而来?2019515日,合肥长鑫在上海举办的GSA MEMORY+峰会上,公布了自己的DRAM技术来源,是通过与奇梦达合作,获得了一千多万份与DRAM相关的技术文件,以及16000份专利,至于具体的合作方式,合肥长鑫方面并没有透露。



技术、资金、市场三者齐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长鑫存储很快步入正轨并引来了众多资本的青睐。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