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概念股云天励飞上市首日涨137%,创投股东真格基金“躺赢”


4月4日,科创板迎来深圳AI独角兽云天励飞,上市当天,市场给出了热烈反应,开盘涨幅达175.5%。
4月4日,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天励飞”)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发行价43.92元/股,截至收盘,报104.11元/股,上涨137.04%,最新市值370亿元。
强劲走势意味着云天励飞背后的投资者均处于浮盈状态。而其中的风投机构真格基金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据了解,该基金在天使轮就已入股。2015年8月11日,云天励飞进行天使轮融资,深圳龙岗区地方国资深龙创投出资300万,真格基金出资500万。此后,真格基金又在2017年底注资700万,累计出资1200万元,在IPO前,持股比例为2.167%,为云天励飞第十二位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云天励飞成功上市,也意味着深圳AI“第一股”正式诞生。
资料显示,云天励飞成立于2014年,是拥有算法、芯片和大数据全栈式能力的人工智能企业。作为国内早期的AI初创企业,云天励飞是最早提出打造“1+1+N”自进化城市智能体实践框架的公司,同时也是业内较早实现动态人像系统在国内一线城市大规模落地的人工智能企业之一,具备了大规模业务场景的解决方案落地能力。
从公司人员组成来看,公司主要科技人员居多,截止2022年6月,云天励飞研发人员占比达到59.68%。
具体来看,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为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博士,手握近30项已授权国际专利,其中13项已被苹果公司收购,并曾担任7个IEEE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委员。
云天励飞首席科学家王孝宇也是业界知名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专家,曾担任SNAP首席研究科学家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主席,NEC美国研究院研究员,是NEC嵌入式人脸技术,图像搜索技术和无人车技术发明人。其他核心技术人员也基本来自飞思卡尔、英伟达、中兴微电子、SNAP、微软等企业。
并且云天励飞也很舍得在研发上“砸钱”。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2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内),云天励飞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00亿元、2.19亿元、2.95亿元及1.4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6.79%、51.42%、52.17%及79.13%。
高研发投入下,公司科技成果也发展显著。据了解,2019年云天励飞自研芯片 DeepEye1000实现独立商用,2022年底新一代芯片DeepEdge 10开始流片,预计今年量产投入使用。另外,截至2023年1月,云天励飞已授权专利400余项(含境外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300余项,已登记的软件著作权160余项。
不过,前期持续高研发投入也影响了公司业绩表现,其目前一直处于“增收不增利”状态,仍未摆脱亏损状况。
据招股书,报告期内,云天励飞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亿元、4.26亿元、5.66亿元、1.85亿元,前三年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56.69%。而公司净亏损分别为5.1亿元、3.98亿元、3.9亿元和2.3亿元。截至2022年6月末,该公司合并口径累计未分配利润为-9.92亿元,尚未盈利及存在未弥补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