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旗手”券商股崛起,A股“跨年行情”呼之欲出


多项政策利好叠加流动性充裕预期,沉寂许久的券商板块开始躁动。作为A股市场行情的风向标,券商板块此轮大涨有望带动A股演绎“跨年行情”。
12月6日,券商板块早盘异动拉升,并带动银行、期货、保险等大金融板块股价集体走强。伴随着今日市场的冲高回落,券商板块收盘微涨,涨幅居前的券商个股主要分两大阵营:一是财富管理属性明显的券商,以兴业证券、广发证券以及东方财富为代表;二是头部券商,以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为代表。由此,财富管理或将成为券商突围的方向。
图片来源:同花顺
券商股崛起的背后得益于消息面和基本面的共振。通常而言,券商板块对政策和流动性具有高敏感性。同在12月3日,三大利好政策正式出台,包括开展证券公司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放开险资参与证券出借业务、规范收益互换业务等。当日,李克强总理公开提出“适时降准”。各方猜测降准何时落地之际,央行12月6日晚间便正式公布全面降准消息。基本面上,2021年券商业绩在去年高基数水平下增长确定性强,而与之背离的是板块估值尚未至合理区间,估值修复空间充足。
正值年尾,参考过往10年行情,“牛市旗手”券商几乎没有缺席过“跨年行情”。那么,今日券商板块的躁动是否意味着A股“跨年行情”即将来临?
头部及含“基”券商更为受益
密集发布的利好政策引燃了券商板块的股价大涨。整体看来,这些政策的最大受益者还是头部券商。另外,相关政策正精准契合着券商财富管理的新需求。
而三大利好政策中,“账户优化试点”及“规范收益互换”对于券商影响最为重大深远。
12月3日,中证协发布的《证券公司收益互换业务管理办法》中,要求未取得交易商资质的证券公司不得新增收益互换业务、存量业务在一年内有序了结,旨在促进证券公司收益互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从交易商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交易标的及合约管理、保证金管理、风险控制、禁止行为、数据报送及监测监控、自律管理等八个方面提出规范要求。
规范收益互换业务,短期将影响市场规模,但长期将有益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头部券商拥有新增收益互换牌照优势,在定价能力、风控能力、客户储备、资本实力等方面占据显著优势,将持续受益。
同一日,证监会公告称“支持证券公司从建立综合客户账户、允许同名划转、分类账户管理等方面开展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
此前的证券公司,同一客户名下可能有普通经纪、信用、股票期权、基金投顾4类账户,同名账户之间彼此割裂。而这使得客户无法看到全景资产,也无法对账户进行分类管理。并且,客户资金不支持跨存管、跨系统资金划转,二是按业务进行分别管理。种种情况表明,以往制度和方式已无法适应客户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
而账户管理试点业务有望提升客户交易效率实现资产转移,体现监管层对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支持。助力打造证券公司财富管理闭环账户,通过资产配置,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在监管层正向激励机制下,头部券商仍是最大受益者。据公告,获得内部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资格的10家证券公司为国泰君安、银河证券、中金财富、国信证券、安信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华泰证券。
市场多数观点认为,大财富管理是券商的转型方向。与此同时,含“基”量高的券商将颇具看点。
尤其是,今日涨幅居前的兴业证券、广发证券和东方财富。
具体来看,兴业证券持有兴全基金51%股权。2021年,兴全基金营收47.76亿元,同比增长104.28%;净利润15.97亿,同比增长121.5%。另外,兴业证券还持有南方基金10%股权。2021年上半年,资管业务为兴业证券提供的利润比例为46%。
而广发证券以54.53%的持股控股了广发基金,并持股易方达基金22.65%的股份。
东方财富则拥有互联网基金代销双寡头之一的天天基金网,并且通过收购宝付网络科技拿到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在财富管理领域的主要“战场”上,基金投顾业务或基金代销业务上各据一方。
今日领涨的兴业证券,基金投顾业务于12月3日通过福建证监局现场检查,获得正式展业资格。截至目前,基金投顾业务第二批试点券商中,具备展业资格的券商增至6家,分别为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东方证券、财通证券和兴业证券。
业内人士指出,在本次账户管理优化新规下,试点券商可以建立综合客户账户,将同一客户名下的各类账户进行关联管理,具备客户资产全景展示功能,内部资金能够自由流转,提升同名账户间的资金划转效率。
基于此,新的账户体系将优化用户体验,加强用户黏性。而分类账户管理有助于基金投顾业务子账户的实现,而一体化账户思路有助于券商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为构建综合财富管理账户打开了想象空间,从而提升券商在财富管理赛道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出借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可以直接参与证券出借业务,保险资金正式纳入出借人行列。
中信证券12月5日研报指出,此举将有效增加市场券源供给、提升流动性,完善资本市场价格发现机制。
券商融券业务的开展需要丰富的券源供给和多策略投资者综合服务能力。经过近十年发展,融券业务呈现寡头格局,因而头部券商更加受益。
降准或将催化券商板块行情演绎
12月6日晚间,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宣布将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事实上,降准一事此前早有信号。
12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视频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时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
正当市场对降准何时落地、释放资金规模和是否降息,议论纷纷之时,央行相关政策落地。
在降准预期升温叠加风险偏好提振下,最受益流动性宽松的板券商板块有望演绎行情。
年初至今,券商板块整体表现不佳。截至12月6日收盘,板块指数今年跌幅近12%,个股也同样普跌,近半数个股年内跌幅逾20%。
当前,券商板块估值整体偏低,板块的盈率接近22倍,低于近一年高点25倍。市净率不到1.9倍,而之前高点超过2倍。
浙商证券非银研究指出,当前板块PB1.7倍,处于十年33%分位,估值修复空间充足。
另外,券商业绩也是不负众望。据中国证券业协会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140家证券公司总资产10.3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663.6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净利润1439.79亿元,同比增长8.5%。
当行情启动的共性条件齐活后,适时降准有望进一步释放流动性,以提振市场情绪,从而催化板块行情。
券商板块将带动A股“跨年行情”?
参考上轮行情演绎的投资规律,年末的券商股大概率会迎来投资者关注。
今年以来,多数券商股都在下跌,但东方证券、广发证券却分别逆势涨超40%、60%,根本在于其占比颇重的资产财富管理业务。财富管理将赋予券商成长属性,从而撬动板块估值重塑。
自10月下旬起,市场成交额再次回到万亿以上,市场成交有望保持活跃。另外,北交所成立开市后对券商业务的助力,有望进一步推动券商板块行情。
作为“牛市旗手”的券商板块,今日股价躁动,是否意味着A股将迎来跨年行情呢?
当降准信号释放后,市场关于A股行情的预判也有所改变。一般来说,降准对A股的影响程度关键在于,市场是否有充分预期。普遍认为,此次降准信号来得较为突然,略超市场预期。参照过往历次降准,短期内对股市、债市均有向上支撑。
上周末,中概股、虚拟货币遭遇暴跌。
中概股暴跌前夕,外资仍在疯狂买入A股,上周累计净买入达151.17亿元。12月3日更是加速进场,全天净流入超92亿元,创近一个多月以来新高。
12月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对中概股监管新规发表相应看法。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市场错误解读,缓解了市场资金的担忧情绪。
比起A股,中概股的暴跌对港股市场的影响力,或许更大。
实际上,虚拟货币“遇难”对A股或许不是一件坏事。7月以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持续大涨,再度走出翻倍式上涨行情,吸引了大量短线资金流入。
经此一轮暴跌,或使部分投机资金从虚拟币市场流出,而流向流股票市场。
上周,A股不惧海外疫情扰动走出独立行情,沪指站上3600点。机构指出,临近年末,A股有望走出“跨年行情”。
在“跨年行情”演绎下,当前配置仓位仍不算高的券商板块,有望成为市场博弈超额收益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