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密集举牌,为什么红利获得资金青睐?

2024-12-10 环球老虎财经
24913
险资密集举牌,为什么红利获得资金青睐?

红利板块是长期配置的核心方向之一,这是当前的市场共识。境内“聪明钱”险资也在加速布局。投资不仅仅是寻找最佳时机,更是对时机的把握。当前来看,是投资者入场的较佳时机。


红利板块引得资金竞“折腰”。




年尾之际,险资频频举牌,今年一年险资累计举牌17次,举牌次数创2021年以来新高。



整体来看,被险企举牌的公司红利风格凸显。对于险资偏好的变化,国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一是保险会适当提升权益配置比例,二是红利资产会结构上仍保持增长,这也为红利板块行情持续提供了支持。




美国投资家查尔斯·艾里斯有句名言:“当闪电打下来的时候,你最好在场。”意思是,在投资领域,当极端行情出现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跑掉的。如果你期望逃掉下跌,那同样会错过上涨。




既然看到了红利资产的价值,就应该趁势而上。




目前全市场最大两只红利主题ETF,红利ETF(510880)和红利低波ETF(512890)的最新规模分别突破了200亿和100亿,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这两只基金。



红利资产成资金“新宠”




过去一周,有两家险资举牌上市公司。中国太保买入中远海能H股股票99.6万股,公司及部分控股子公司合计持有中远海能H股6530.4万股,占该上市公司H股股本比例达5.04%,触发举牌。这是中国太保2024年以来的第三次举牌。




太保系之外,新华保险也增持海通证券H股400万股,合计持有的股份数量为1.71亿股,约占该上市公司H股股本的5.02%。就在上个月,新华保险还举牌了国药股份、上海医药。




上述两家保险公司的动作,是诸多险企的一个缩影。




整体来看,下半年以来,险资举牌行为呈现出快速升温的趋势,年内险资累计举牌17次,举牌次数创2021年以来新高。




险企看中的这些上市公司多为低估值、高股息特征,具备长线投资价值和稳定收益预期,或符合险资作为“耐心资本”的投资策略。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险企的投资偏好就有了较为明显的倾向。招商证券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主要上市险企高股息股票规模净增近千亿。从持仓变化来看,险资连续两个季度加仓公用事业和资源品,且重仓流通股平均股息率水平继续上升,截至二季度末险资重仓流通股平均股息率为2.5%,较年初上升0.4pt,较去年同期上升0.7pt。




未来,招商证券测算,未来3年预计保险将增加1万亿的红利资产配置。




对此,东海证券在研报中娓娓道来,长期资金配置一般要满足资产负债多层次的匹配,包括久期、收益预期等。从股票配置来看,由于保险产品大多为20-30年缴费期,且保障期大概率有稳定的支出压力,因此股票配置上需要能提供长期稳定收益,且标的波动较小的资产,现阶段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的红利资产更受长期资金青睐。




需要注意的是,外资对中国的高股息资产也呈乐观态度。比如,瑞银称看好高股息品种以及具备基本面支持的成长板块。




资金偏爱的背后




资金纷至沓来的背后,红利资产有什么魔力?




从政策层面来看,在今年的10月11日,央行日发布公告通知,即日起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简称SFISF)”,并接受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申报。支持这些机构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票,增强自身融资和股票投资能力。根据央行公告,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




这也意味着,股市的增量资金来了。




而根据民生证券宏观团队的分析,央行与非银机构互换资产后,相关机构的潜在套利空间主要体现在股票分红率与质押式回购利率的差值上。这或说明,高股息股票因其稳定的分红能力,成为市场的青睐之选。




从长期收益率来看,红利资产的表现极为“抗打”。从2006年至2024年12月9日,中证红利低波动全收益指数、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上证50全收益指数的变动幅度为2122.58%、1096.65%、515.24%、431.14%。(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061月1日至2024年12月9日)




同时,12月初,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刷新历史低位。这意味着,固收类产品的长期收益中枢可能下降,而具备较高股息率的红利资产成为资金优选之一。




此外。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明确了“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等内容,或将提高上市公司及红利资产的分红水平和稳定性。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2万亿元,分红公司数量较2022年度同比增长11.02%,较2021年度同比增加12.62%。优质上市企业分红或成为趋势。




因此,加快“落子”红利资产亦是金融机构的共识之一。




论正确“掘基”的几种姿势




自从11月份以来,10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布局红利主题基金。




多只基金拼发行,这给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和丰富产品供给的同时,基金销售面临不少挑战。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眼花缭乱的产品,如何找到一只合适的产品是重中之重。正如彼得·林奇所说,投资就像棋局,走对了每一步,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具体而言,基民可以从基金的流动性、规模、业绩等指标入手进行挑选。




红利ETF(510880)、红利低波ETF(512890)跟踪的最主流的两个红利指数,指数股息率较高且基金过往表现好,深得投资者青睐。




具体来看,根据基金业绩报告,红利ETF(510880)过去三年的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4.58%,同期的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8.69%。(数据来源:基金三季报)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基金作为境内首只红利主题ETF,在12月6日规模达201亿元,成为A股市场首只规模突破两百亿元大关的红利主题ETF。(数据来源:交易所;统计区间:截至2024年12月6日)




红利低波ETF(512890)同样可圈可点,在12月7日规模突破104亿元,也是全市场首只突破百亿的红利低波主题ETF。(数据来源:基金三季报)



而在最近5个完整年度中,红利低波ETF(512890)均实现了正收益,并且单年度业绩均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股票ETF市场唯一一只连续5个完整年度正收益的宝藏品种。(基金业绩数据来源:基金公告,2019-2023年,基金年度业绩分别为21.57%、9.46%、19.56%、2.72%、11.91%。业绩比较基准数据来源:Wind,同期涨跌幅分别为15.97%、-2.96%、10.80%、-1.90%、6.45%。截至2023/12/31。)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不保证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一定盈利,投资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