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亿转债兑付来袭,浦发银行获中国移动、东方资产联手“驰援”

2025-10-23 齐梦凡
10362
500亿转债兑付来袭,浦发银行获中国移动、东方资产联手“驰援”

面对500亿元可转债即将到期的兑付压力,浦发银行在最后半年迎来关键转折。信达资产、东方资产与中国移动三大战略投资者相继入场,通过大规模转股化解了这场困局。在完成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同时,浦发银行的基本面也在企稳向好,上半年业绩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1023日,为期六年的浦发转债停止交易。根据公告,1027日是浦发转债最后的转股期限。在此之后,对于未转股的债券,浦发银行将于1028日按110/张的价格进行兑付。



需注意的是,在今年六月之前,浦发转债转股进展缓慢。截至今年3月末,浦发转债累计转股金额仅144万元,未转股比例高达99.9971%



为应对这一局面,信达投资、东方资产与中国移动三大战略投资者自20256月起相继入场,通过二级市场大举购入可转债并实施转股。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22日收盘,浦发转债未转股比例4.03%,对应未转股余额为20.13亿元。



此次两大AMC机构及中国移动的入场,不仅帮助浦发银行避免了大规模现金兑付可能带来的流动性压力,更直接助其补充了核心一级资本。据浙商证券测算,若500亿元浦发转债完全转股,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有望由8.91%提升至9.39%



与此同时,浦发银行业绩也重回增长赛道,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5.59亿元、归母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2%10.19%。资产质量同步改善,截至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降至1.31%




浦发转债“破局”



1022日,为期六年的浦发转债迎来最后一个交易日。自1023日起,浦发转债将正式停止交易。



从转债交易情况看,根据Choice数据,截至1022日收盘,浦发转债报110.80/张,未转股比例4.03%,对应未转股余额为20.13亿元。



市场表现方面,10月份以来,浦发银行股价累计上涨8.99%1023日报收12.97/股。



根据公告,1027日为浦发转债转股操作的最后期限;1028日,浦发银行将按110/张的价格向未转股投资者兑付资金。这意味着,从发行时即持有到期的投资者,其最低收益率将锁定为10%



回溯发行历程,浦发转债于201911月发行,规模达500亿元。其初始转股价格为15.05/股,后因浦发银行实施年度利润分配,转股价格逐步调整至12.51/



根据条款,该转债的强制赎回条件为: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16.26元。然而,由于浦发银行股价长期未能满足该条件,强赎机制始终未获触发。



值得注意的是,距离浦发转债到期仅7个月的时候,浦发转债累计转股金额仅144万元,未转股比例高达99.9971%。不足0.01%的可转债转股率意味着,彼时的浦发银行正在面临严峻的到期本息的刚性兑付压力



然而,就在到期日临近之际,局面峰回路转。自今年6月起,信达投资、东方资产和中国移动相继入场,它们通过二级市场大举购入可转债并迅速实施转股,显著加快了转股进程



具体来看,根据浦发银行630日发布的公告,信达投资将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转股为浦发银行股合计转股股数为9.12亿股。



随后,东方资产与中国移动也相继通过转股或增持加入这一行列。公告显示,基于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信心,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普通股及可转债转股形式增持浦发银行股份截至929日,其已持有浦发银行普通股10.73亿股,持股比例达3.44%,另持有该行可转债860万张。



1013日,浦发银行公告称,中国移动将持有的5631.45万张可转债转为4.50亿股普通股转股后,中国移动对浦发银行的持股比例由17.00%提升至18.18%




共赢局面



事实上,对浦发银行而言,可转债的转股比例直接关系到其资本结构与财务压力。



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大规模转股,浦发银行不仅有效缓解了集中兑付可能带来的流动性压力,也成功避免了因大规模现金支出对资产负债表造成的潜在冲击,同时还能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从资本充足率指标来看,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近年来呈波动下降趋势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末至2024年末,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14.01%13.65%12.67%13.19%;同期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9.40%9.19%8.97%8.92%



截至20256月末,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91%10.38%13.55%



与行业整体水平对比来看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信息,202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0.93%12.46%15.58%



需注意的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第二组机构,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虽满足8%的最低监管要求,但仅高出监管底线0.91个百分点,资本缓冲空间相对有限。



在此背景下,浙商证券静态测算,若1027日到期的500亿可转债全部转股,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将从8.91%提升至9.39%



因此,对于浦发银行而言,此次通过转债转股大幅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不仅夯实了风险底线,也为此后的战略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浦发转债的转股模式与此前的光大模式”类似



具体来看,20233月,面对300亿元可转债即将到期的压力,光大银行获得原中国华融(现中信金融资产)的支持。中国华融在短短数日内完成1.4亿张可转债的增持与转股,最终持有光大银行7%股份,成为主要股东。中信金融资产的入局不仅为光大银行减轻了到期偿付压力,还为其补充了核心一级资本。



“光大模式”的成功,无疑为浦发银行此次的债转股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不仅如此,除了提供资金支持外,东方资产高管还进入浦发银行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



根据浦发银行930日披露的董事会决议公告,经东方资产推荐,董事会同意提名计宏梅为公司董事候选人,并提交股东会审议,自董事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后正式履职。据悉,计宏梅在东方资产任职多年,现任东方资产上海市分公司党委书记。




业绩重回增长赛道



在积极补充资本充足率的同时,浦发银行的基本面也在持续改善。



上半年,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财报显示,20251-6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实现归母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



从收入构成来看,公司利息净收入实现小幅增长。数据显示,尽管浦发银行同样受到行业性利差收窄的影响净利差由上年同期的1.42%下降至1.38%,净利息收益率从1.48%降至1.41%,但其通过生息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仍保持了利息净收入的稳定增长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583.07亿元,同比增加0.45%



在非利息收入方面,尽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小幅下降1.02%,整体非息收入仍实现6.79%的同比增长,其中投资收益增长尤为显著,增幅达15.91%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6月末,浦发银行资产总额达9.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其中,贷款及垫款总额为5.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贷款及垫款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58.42%上年末上升1.44个百分点。



从负债结构看,集团负债总额为8.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值得注意的是,存款总额达5.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1%,在总负债中的占比较上年末上升4.22个百分点。



其中,活期存款规模2.2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38.22亿元,在存款总额中占比为40.20%,较上年末提升0.66个百分点;零售存款规模1.7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27.63亿元,在存款总额中占比为31.06%,较上年末提升0.45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方面,浦发银行整体贷款质量有所改善。截至2025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736.7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8亿元,较一季度末减少6.08亿元;不良贷款率1.3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此外,公司风险抵补能力也在持续提升。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拨备覆盖率为193.97%,较上年末提升7.01个百分点。



此次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完成大规模债转股,不仅为浦发银行化解了潜在的兑付危机、夯实了资本基础,也为其后续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