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24亿拿下晶合集成6%股权,代工巨头华勤技术扩张“上瘾”?


全球ODM龙头再落子,华勤技术拟斥资23.93亿元现金收购中国大陆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晶合集成6%股权。这不仅延续了其近年来在智能硬件、机器人、电声等领域的“买买买”节奏,也折射出产业链龙头企业通过上下游整合寻求破局的深层逻辑。
ODM龙头计划入股晶圆代工企业晶合集成。
7月29日晚间,双方发布公告称,华勤技术拟以现金方式协议受让力晶创新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晶创投”)持有的晶合集成约1.20亿股股份。转让价格为每股19.88元,总交易金额达23.93亿元。
交易完成后,华勤技术将持有晶合集成6.00%的股份,超越美的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跃居晶合集成第四大股东。而力晶创投的持股比例则将从19.08%降至13.08%。
公开资料显示,力晶创投是台湾晶圆大厂力积电的母公司,曾在晶合集成的成长过程中提供重要技术支持。然而,伴随晶合集成的持续发展壮大,力晶创投却逐步寻求退出路径。此前于2024年12月,力晶创投已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晶合集成3009.20万股,套现约5.98亿元。
近年来,华勤技术的对外扩张步伐明显加快。除此次入股晶合集成外,2024年12月,该公司宣布以28.50亿港元完成对易路达企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路达”)80%股份的收购;2025年1月,又收购了深圳豪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成智能”)75%的股权。
这一系列“买买买”动作背后,反映了华勤技术推动业务转型的战略意图。作为全球ODM龙头,通过持续对外并购,华勤技术有望加速多元化业务布局,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为何入股晶合集成?
第三大晶圆代工厂获华勤技术战略入股。
7月29日晚间,华勤技术披露,公司与晶合集成股东力晶创投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协议显示,华勤技术将以现金支付的方式,协议受让力晶创投所持有的晶合集成约1.20亿股股份,转让价格为19.88元/股,相比于当日收盘价降幅约10.57%,转让总价达23.93亿元。
若本次交易顺利完成,华勤技术持有晶合集成的股份比例将达6%,成为晶合集成的第四大股东,并且华勤技术将向晶合集成提名一名非独立董事。而力晶创投的持股比例则将从19.08%降至13.08%,此前由力晶创投向晶合集成提名的一名非独立董事也将辞任。
此外,在公告中,华勤技术表示,本次协议转让取得的晶合集成股份,以长期投资为目的,自交割日起36个月内不对外转让,并且不排除继续增加其在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可能。
转让方力晶创投则承诺,自交割日起三年内,未经华勤技术同意,持有晶合集成股份比例不低于8%;并且力晶创投对晶合集成剩余股份的转让,华勤技术方面享有一定程度的优先购买权。
对于为何入股晶合集成,华勤技术表示,这次入股晶合集成,是为深化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与协同效应,并借此机会进行关键的战略投资布局,进一步探索各方在产业投资等各类业务及项目合作的可能性,以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晶合集成是国内稀缺的晶圆代工厂商,目前,晶合集成40nm高压OLED显示驱动芯片已实现批量生产,55nm全流程堆栈式CIS芯片实现批量生产,28nmOLED显示驱动芯片及28nm逻辑芯片研发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可进入风险量产阶段。
据集邦咨询数据,2025年一季度,晶合集成在全球晶圆代工厂商中排名第九,是仅次于中芯国际、华虹的中国内地第三大晶圆代工厂商。
而华勤技术作为ODM全球龙头,其生产的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个人电脑、工控显示等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与晶合集成代购制造的显示驱动芯片、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以及微控制单元等各类半导体芯片的终端应用产品高度重合。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退出方力晶创投是晶合集成发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助力。
2015年,全球面板产业遭遇寒冬,主要厂商纷纷调整产品结构,寻求新增长点。彼时,为响应京东方“补链强链”的需求,合肥国资积极物色上游驱动芯片代工伙伴,最终将目标锁定为中国台湾晶圆大厂力积电的母公司力晶创投。
据晶合集成公告披露,2015年10月,晶合集成与力晶创投的前身力晶科技签署了《委托经营管理合约》,约定由力晶科技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此后,力晶科技通过专利转让等方式入股晶合集成,并在其上市后持有20.58%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在力晶科技与合肥国资的联合支持下,依托技术授权和产业资源整合,晶合集成得以从零起步,快速切入晶圆代工领域。
然而,随着晶合集成于2023年成功上市并跻身全球晶圆代工前十,其技术自主能力显著提升,这或标志着力晶创投作为早期孵化者的阶段性使命已基本完成。
在此背景下,力晶创投开始寻求退出路径。2024年12月,力晶创投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3009.20万股,每股作价19.88元,套现约5.98亿元。其持股比例随之由20.58%降至19.08%,减少1.5个百分点。随后,2025年2月,来自力晶科技的核心技术高管蔡辉嘉亦辞去晶合集成总裁职务。
华勤技术开启“买买买”模式
事实上,近年来华勤技术对外收购动作不断。
在此次耗资23.93亿元收购晶合集成6%股权之前,2025年1月,华勤技术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与豪成智能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买下豪成智能75%的股份。
据了解,豪成智能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智能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主营产品包括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康养陪护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人产品及其核心部件。对此,华勤技术也在公告中表示,此次收购将加速公司在机器人业务领域的布局。
当然,华勤技术的野心可远不止扫地机器人等一些初级应用场景。在2025年1月的投资者交流纪要中,华勤技术表示,公司计划将机器人业务打造为未来的核心增长点,逐步实现从扫地机器人等初级应用场景,向人形机器人等高端领域的拓展。
此外,2024年12月,华勤技术宣布完成对易路达80%股份的收购,交易价格为28.50亿港元,使其正式成为华勤技术的控股子公司。
公告显示,易路达是一家专业的电声产品制造商,其产品线包括高保真耳机、多媒体及通信耳机、蓝牙耳机、电容麦克风、受话器、超薄喇叭等电声产品。2023年,易路达实现营业收入达45.49亿港元,净利润达5.45亿港元。
同年7月,华勤技术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还花费3.48亿元从春秋电子手中买下了南昌春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昌春秋”)65%的股权。
对此,华勤技术表示,此次收购南昌春秋将加强公司在笔电业务的零部件研发和整机研发能力,提升整机开发效率及零部件自供率,进一步增强产品竞争力和拓宽笔记本电脑业务的盈利空间。
除了直接收购股权外,华勤技术还通过LP的“身份”对外投资。2022年,华勤技术旗下全资子公司认缴9.80亿元设立东莞勤合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约占出资额的49%。截至当前,该私募基金已经投资了弘景光电等超20家公司。
今年6月,华勤技术还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认缴出资2500万元认购安徽高新元禾璞华二期募集份额,占本次出资后安徽高新元禾璞华认缴出资总额的1.61%。
除了对外“买买买”外,华勤技术在研发投入上从不手软。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华勤技术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0.47亿元、45.48亿元、51.56亿元,三年合计投入达147.51亿元。
总体来看,这一系列动作背后,反映了华勤技术推动业务转型的战略意图。
据了解,ODM代工业务本身面临着来自上下游供应链的双向挤压,属于人力资本密集、毛利率较低的行业,可谓是一项苦活累活。即便是行业龙头华勤技术,同样难以摆脱这一特征。
据统计,2023年华勤技术的销售毛利率为11.33%,而到了2024年则降至9.30%,2025年一季度,更是进一步降至8.42%。与此同时,华勤技术的销售净利率也从3.11%下滑至2.40%。
具体来看,占华勤技术营业收入近90%的高性能计算产品、智能终端产品毛利率最低,分别为7.77%、9.00%,毛利率分别减少1.64个百分点、3.30个百分点。与之相比,华勤技术的AIOT及其他产品、汽车及工业产品的毛利率较高,分别为15.29%、19.20%。
中兴“旧将”邱文生的资本局
华勤技术开启“买买买”模式的背后,离不开掌舵人邱文生的决策。
公开资料显示,邱文生1973年生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1990年,他高中毕业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又进入浙江大学攻读化工机械硕士学位。
1998年,他加入刚成立的中兴通讯,成为中兴手机研究所的第7号员工。在七年时间里,他从普通软件工程师逐步晋升为手机软件部总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手机产品线总经理等重要岗位。
2005年,32岁的邱文生萌生创办制造工厂的想法,随即离开中兴通讯,创立了华勤技术的前身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有意思的是,邱文生与ODM行业另外两位巨头——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龙旗科技董事长杜军红,均出身于中兴通讯。
在邱文生的带领下,华勤技术营收规模持续增长,业务版图不断扩张。据Counterpoint数据,2024年华勤技术智能手机ODM市占率达27.9%,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力压龙旗科技、闻泰科技等竞争对手。截至目前,华勤技术市值已超800亿元,2024年总营业收入也突破1000亿元。
作为华勤技术实控人,邱文生的身价也水涨船高。2024年胡润百富榜显示,他以115亿元财富位列第454位,而在华勤技术上市前的2022年,其身价仅为55亿元,位列第1127位。
此外,华勤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一众资本的支持。公开资料显示,IPO前,公司完成多轮融资,其中B轮融资金额超10亿元,由高通创投、英特尔资本、清控金信、武岳峰资本等联合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除华勤技术外,邱文生还与邱文辉共同出资设立福建生辉兄弟生活服务有限公司。据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持有连城文川医院有限公司25%的股权,并间接持有四川金交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的股权。
当前,在创始人邱文生的主导下,华勤技术正通过持续的外延式扩张,力图突破传统ODM的增长瓶颈。不过,是否能有效整合资源、实现真正的协同效应,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