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靖康“撒钱”庆功,千亿影石布局无人机胜算几何?


近日,一则影石创新内部“撒钱”庆功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而这场狂欢是为了庆祝无人机项目团队取得重大突破——8月14日,其首款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成功面世。这意味着,原本专注于全景相机的影石创新正式“跨入”无人机领域,直指行业巨头大疆的核心业务版图。
一段“撒钱视频”让影石创新成为舆论焦点。
8月18日,影石创新股价再次涨停,连续两个交易日累计上涨44%,股价报收269.3元/股,较发行价暴涨超4倍,市值突破千亿。
而这一轮股价飙升并非空穴来风,8月14日影石创新发布首款全景无人机。当晚,创始人刘靖康为了庆祝这一突破,向研究人员“派发现金红包”。然而,这场看似简单的庆祝活动,实则暗藏深意。
深入分析发现,影石创新“跨界”无人机领域的举动,背后是其全景相机业务正经历增长放缓。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更是出现2.5%的下滑。在此背景下,公司选择进军无人机领域,试图开辟新的增长点。
影石创新市值破千亿
8月14日21时,影石创新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宣布产品开启公测,并发布相应宣传视频。该全景无人机产品计划于2026年1月正式发售,标志着影石创新正式进军无人机领域。
消息一经放出,迅速引爆资本市场。截至8月18日,影石创新已连续两个交易日触及涨停,累计涨幅44%,报收269.3元/股,总市值达1079.89亿元。
事实上,影石创新布局无人机领域的战略意图早有端倪。招股书显示,自2020年7月起,该公司持续申请无人机相关专利,技术范围涵盖机体结构、螺旋桨设计、动力系统等。
具体来看,2021年影石创新取得无人机天线组件、无人机减震结构等专利,2022年取得“桨毂部件、桨叶套件、无人机的动力套件以及无人机”、“支撑组件和无人机”等专利。
2023年取得“减震镜头模组和无人机”、“螺旋桨组件及动力系统”、“驱动装置、动力系统和飞行器”等专利。这一系列专利布局揭示了影石创新从影像设备向无人机市场拓展的技术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影石创新自上市以来便持续得到各路资本的青睐。今年6月11日,影石创新在上海交所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四年的IPO长跑终于迎来“终章”,发行价为47.27元/股。上市首日开盘价为182元/股,较发行价上涨285%,首日收盘市值高达710亿元。
截至8月18日收盘,公司股价已较发行价暴涨超460%。
公开资料显示,影石创新成立于2015年,主营产品为便携式运动相机,核心技术包括防抖、全景拍摄、AI影像处理等。
目前,影石创新在全景相机领域占据龙头地位。招股书显示,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数据,2023年公司品牌“Insta360影石”全景相机全球市场占有率67.2%,排名第一。
运动相机领域,公司同样表现亮眼,“Insta360 影石”品牌在Frost & Sullivan的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排名中位列第二。
而全球化战略是影石创新成功的关键。据了解,创始人刘靖康在创业初期就确立了“立足全球”的市场定位。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4年间,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15.96亿元、29.03亿元、42.2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9.43%、80.83%和76.35%。
“杀入”无人机寻找新增长点
此次布局无人机业务,或是影石创新在全景相机增长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一步。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20.41亿元、36.36亿元、55.74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65.25%,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8.3亿元、9.95亿元,增速明显放缓。
公司利润承压的趋势在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加剧。具体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3.55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加40.70%;但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2.50%。净利润的下降或预示着公司正面临新的增长挑战。
深入分析发现,公司2024年利润增速下滑或是受到影石创新降低消费级产品价格的影响。
据影石创新招股书显示,2024年,影石创新的主要收入来源,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销量从2023年的138.6万台大幅提升至222.96万台,同比增长60.86%;但平均单价则从2259.32元降至2147.74元,同比下降4.94%。
与此同时,公司消费级产品的营业成本也在逐年增加,2022年至2024年,消费级产品的营业成本分别为8.44亿元、14.05亿元、23.26亿元。
面对这一局面,若能打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影石创新将获得更多元的收入来源。值得注意的是,该行业技术门槛较高,需要大量研发投入。
2022至2024年,影石研发费用分别为2.56亿元、4.48亿元、7.7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2.54%、12.31%和13.93%。其中,研发人员薪酬占研发费用的比例分别为76.23%、81.78%和84.32%,占比逐年增加。
而与行业巨头相比,影石的投入规模仍然较小。据悉,大疆计划在2024-2030年投入300亿元研发资金。
面对影石的“偷塔”,大疆也没有坐以待毙。近年来,大疆陆续推出了云台相机、手持云台、运动相机等,丰富了影像产品线。其消费级无人机影像产品主要定位于旅游拍摄、旅途、运动场景的航拍等。
值得一提的是,大疆近期开始向全景相机领域发起冲击。7月31日,公司正式发布了首款拥有1英寸全景影像传感器、支持原生8K50帧旗舰画质的全景相机Osmo 360,这一产品标志着大疆正式进军全景影像市场,将与影石创新“同分一杯羹”。
不仅如此,大疆的业务拓展还延伸至智能家居领域。8月6日,备受瞩目的扫地机DJI ROMO系列正式发布。据了解,该产品配备了双目鱼眼视觉传感器和3颗广视角固态激光雷达,依靠大疆深度积累的机器学习感知能力和无人机同款导航规划控制算法,可实现全屋高效的路径规划,全自动运作、减少用户介入率。
90后“霸总”刘靖康
34岁的刘靖康成为科创板首位90后董事长。
资料显示,1991年,刘靖康出生于广东中山,2010年进入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在校期间,他就展现出较强的技术天赋。2012年,他通过分析视频采访中的按键音成功破解360董事长周鸿祎手机号码的“黑客”操作,不仅让他在校园内名声大噪,更引起了李开复等大佬的关注。
事实上,刘靖康在创立影石创新之前,还有过两段创业经历。据悉,他的首个创业项目xAd开发了视频动态广告植入技术,这项创新最终被一家广告营销公司收购。2014年初,他正式开启创业征程,推出校园直播项目,并很快获得IDG资本的投资青睐。
2014年毕业后,刘靖康将目光投向更具技术挑战性的全景影像领域。2015年正式创立影石Insta360品牌,开启专业级全景相机的研发之路。
2016年7月,影石创新迎来重大突破,推出了的消费级全景相机Insta360Nano。这款产品重量仅70克,支持苹果手机接口使用,一经推出便深受市场追捧。
随后,影石创新将业务版图延伸至运动相机领域,相继发布Insta360 ONE和Insta360 ONE X两款全景防抖运动相机产品。其中,ONE X融合了全景拍摄与卓越防抖技术,标志着影石创新从单一的全景影像专家向多元化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凭借出色的创新成就,刘靖康于2017年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2021年被《财富》评委“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2024年又入选“2024福布斯中国出海领军人物TOP30”榜。
在刘靖康的“加持”下,影石创新展现出强大的“吸金”能力。据悉,影石创新在上市之前共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启明创投、苏宁集团、中信证券、利得资本等知名机构。
其中,IDG资本作为首轮投资方,已与影石创新结缘十年。招股书显示,IDG通过持有EARN ACE 100.00%的股份,间接持有公司13.3239%的股份,持股数量4796.62万股,持股成本约1294.94万元。发行后,IDG的持股数量未变,持股比例稀释至11.9616%。
若以8月18日收盘价269.3元/股计算,IDG的持股价值将达129.17亿元,投资回报近千倍。
未来,在刘靖康的带领下,影石创新能否在无人机领域“复制”其全景相机的成功,将是市场下一步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