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2025年中报:以“稳”筑根基,以“质”创价值

2025-09-01 环球老虎财经
272738
交行2025年中报:以“稳”筑根基,以“质”创价值

在宏观经济逐步复苏企稳之际,交行这张稳中有进的2025年“期中答卷”,无论对其自身长远发展,还是对助力实体经济稳健前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交行的业绩依然韧性十足。微信图片_2025-09-01_204637_547



829日晚,交行发布了半年报,业绩数据显示,上半年交行资产总额突破15万亿元,达15.44万亿元;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同比增长0.77%;归母净利润460.16亿元,同比增长1.61%交行是少数几家实现营收与盈利双增的国有大行。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营收与利润双增长之际,交行的资产质量也随之迈上新台阶。截至6月末,交行不良贷款率1.2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9.56%,较上年末上升7.62个百分点。



此外,交行的中报也得到中金、华泰等多家头部券商的肯定。其中华泰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公司资产扩张提速,业绩增速改善,资产质量殷实,维持A/H股增持/买入评级。”




“韧性”底色



韧性,是交行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的首要关键词。



近年来,交行持续深耕高质量发展之路,将“韧性”理念深度融入经营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凭借这一坚定的战略导向,最终交出了一份颇具分量的成绩单。



规模稳健增长。截至6月末,交行资产总额达到15.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9%,其中客户贷款余额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8%。贷款余额增速高于资产总额增速主要是因为交行进一步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效益稳中有进。上半年,交行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归母净利润46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77%1.61%。在零售业务上,交行深化客户分层分类经营,持续扩展优质场景、客户服务、产品供应的覆盖度。截至6月末,交行境内银行机构零售客户数2.02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较上年末增长1.30%;个人手机银行月度活跃客户数(MAU)同比增长8.63%;达标沃德客户、私人银行客户分别较上年末增长6.76%8.94%



资产质量持续巩固。截至6月末,交行不良贷款率1.2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9.56%,较上年末上升7.62个百分点。报告期内,累计处置不良贷款378.3亿元,同比增加27.9%,其中实质性清收203.7亿元,同比增加54.3%



综合化经营提质增效。经过多年的前瞻战略布局,交行已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金融租赁、基金、理财、信托、保险、境外证券、债转股等业务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报告期内,子公司资产总额7847.31亿元,占集团资产总额比例5.08%。子公司归母净利润45.61亿元,占集团净利润比例9.91%



股东回报持续提升。上半年,交行向全体股东每股分配现金股利人民币0.1563元(含税),总共分配现金股利人民币138.1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0.0%,这是交行连续第二年开展中期分红,也是分红比率连续第14年保持30%以上。



成绩只是结果的外在体现,而驱动结果的内在逻辑才是核心。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交行的经营韧性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清晰的战略布局:一方面深入推进“一四五”战略,把五篇大文章做深做细;另一方面锚定上海“主场”建设与数字化转型两大方向,以关键领域的突破为牵引,为经营发展注入源动力。




“破题”五篇大文章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功能效用来看,金融有效实现了资金资源的跨期配置优化;从整体视角来看,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两者共生共荣。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不仅指明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而且明确了经济金融结构优化的方向。



正如行长张宝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五篇大文章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部署和要求,将是我们继续发力的重点。其中,科技金融要聚焦重点、打通堵点;绿色金融要先立后破、趁势而为;普惠金融,重点是要服务民生、提质上量;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数字金融还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同时要注意安全。



2025年,交行紧紧把握住五篇大文章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并充分结合其所处于长三角经济圈、集团全牌照经营的资源禀赋,通过多维度创新驱动将能力转为发展的势能,实现业务发展结构性蝶变。



无论是政策驱动,还是市场所需,服务科创企业的多元金融需求,几乎是所有金融机构共同的愿景,但如何打造真正适配的能力和产品服务,才是真正的考验。交行持续健全专项机制,建强专门机构,充实专业人才,推动各类金融资源向科创领域聚集,发挥集团全牌照经营优势,建立“股贷债租托”(股权、信贷、债券、租赁、托管)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报告期末,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大关,获贷企业数量较上年末增长11.12%,其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3.23万户,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2.93%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并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旺盛的绿色金融需求,意味着绿色产业端对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进一步要求,金融机构如何从顶层设计到组织机制层面支持绿色金融的质效提升?



为此,交行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打造业务特色全过程。积极完善绿色金融展业支持,在多家分行成立绿色金融中心、管理中心,全力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挥综合化服务优势,面向全量市场、全量客户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报告期末,节能降碳产业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58%,在中国境内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450亿元。



基于国有大行的网点渠道以及广泛客群的优势,叠加多年来的科技投入和创新思维,交行把这些禀赋和能力“内生外化”为持续竞争力。广度上,普惠贷款余额8524.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96%。深度上,加强面向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产品创新,打造自然人一体化授信业务模式,推广主动授信和“信贷+”服务,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投放。



而在养老金融等更有社会价值的领域,交行把自身发展融入社会所需,兼顾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制定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以“打造长者友好型银行”为养老金融发展愿景,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养老痛点和养老产业发展难点。探索构建养老生态,将金融服务融入养老生态体系,目前养老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服务已在全国多地落地。报告期末,全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幅21.39%



此外,交行始终保持对新技术等时代热点的敏锐洞察和学习热情,推动实现从技术认知到实践创新的跨越。成立数字化经营中心,建强数智驱动的金融业务运营体系,形成线上直营线下拓展、线上赋能线下交付的协同经营机制。丰富“数字+”产品供给,深化业务流程再造,创新科创普惠主动授信模式,锻造跨境金融“一站式”综合服务。报告期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超过2860亿元,互联网贷款较上年末增长8.52%



从结果来看,交行在书写五篇大文章的进程中,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源泉,有力推动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良性互动。




交行的创新迭代



吉姆·柯林斯曾在《从优秀到卓越》中表示:“企业的成长轨迹,历经了从被动适应市场、主动寻求突破到自主迭代进化的演进历程。”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银行业奉行的增长逻辑聚焦于规模的扩张与速度的提升。然而,随着经济增长步入新周期,银行业如何创新迭代升级,使其发展与当下经济环境相匹配,已然成为重要课题。



交行的创新迭代,始终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发展根基,将上海“主场”建设与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突破口。



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驱动力,上海正全力推进“四大功能”的强化、“五个中心”的深化建设,全面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步伐。而交行作为唯一将总行设立在上海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便肩负着中国金融改革“先行者”的重任,同时承担着助力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使命。



为了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交行从建强金融服务功能切入,坚持以“一件事”思维和数字化手段重塑服务模式及业务流程。截至6月末,交行在上海地区人民币实质性贷款增量排名市场第一,与60个市级重大项目、118个区级重大项目建立合作关系。深度融入上海金融市场建设,达成“债券通”交易超4880亿元、“互换通”交易超4910亿元;获批债券“南向通”托管清算银行资格,助力提升上海跨境资金枢纽地位。



此外,交行还发挥集团全牌照经营优势,持续建强科技金融“股贷债租托”综合服务体系,截至6月末在上海设立23家科技特色支行。今年上半年新增上海地区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超27亿元,并牵头承销银行间市场上海市首单科技创新债券。



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交行主动抢抓数字科技重构金融服务生态的机遇,不断拓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经营场景中的应用深度与广度。



为强化技术赋能成效,交行加快“人工智能+”布局步伐,围绕“1+1+N”人工智能建设框架,聚焦科创普惠、跨境金融、信贷风险、营运客服等关键领域,以“一事一策、闭环落地”的“一件事”思维,打造端到端的智能化应用体系。



例如,基于区块链等技术,交行上线“交银航贸通”平台,集成跨境结算、结售汇等高频跨境金融服务场景,创新全线上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模式,提供秒级金融支持,更好服务内外贸双循环。推出“链享惠贷”、“商圈惠贷”等纯信用场景产品,提升信贷产品线上化、批量化和信用化水平。迭代优化“云跨行”、“司库”等支付结算产品服务,推出跨境支付通,加大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场景应用。



以创新迭代为战略保驾护航,是交行实现稳健发展的关键密码。展望未来,即便面对各类不确定性挑战,交行也将凭借经营韧性,持续在行业竞争中稳占优势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