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思创8个月狂飙12倍,牛散魏巍、启明创投“分羹”财富盛宴

2025-09-24 齐梦凡
8796
海博思创8个月狂飙12倍,牛散魏巍、启明创投“分羹”财富盛宴

海博思创上市8个月,股价暴涨超12倍。这一亮眼表现并未偶然,其背后是资本市场的长期看好。事实上,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便备受资本青睐,启迪之星创投、IDG资本、清控银杏、武岳峰投资等知名机构均参与了其上市之前的融资。今年一季度,牛散魏巍更是重仓买入该股,一举成为其第八大股东。


储能领域冲出一匹“黑马”。



海博思创自2025127日登陆科创板以来,股价一路飙升,截至924日累计涨幅已达1287.93%,总市值攀升至484.41亿元,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



除了在政策层面对于储能行业的支持外,其强劲表现也离不开基本面的支撑。近年来海博思创营收净利润均保持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22亿元,同比增加22.66%;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加12.05%。此外,公司还在持续强化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产业链龙头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海博思创自成立之初便备受资本青睐。上市前,公司已获得IDG资本、启明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的多轮投资;上市后,更吸引牛散魏巍重仓进驻。



截至二季度末,魏巍共计持有公司485.80万股股份,倘若至今未发生持股变动,以最新股价计算,其持股市值将进一步增加到13.07亿元。




海博思创暴涨背后



海博思创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923日,海博思创上涨18.59%24日股价继续上涨4.30%,报收268.98/股。公司于今年127日在科创板上市,上市以来涨幅达1287.93%,目前公司总市值已达484.41亿元。



从交易情况来看,龙虎榜数据显示,9月以来该股已3次登上龙虎榜。具体来看,923日,上榜的前五大买卖机构及营业部合计买入金额达3.91亿元,合计卖出金额2.23亿元,合计净买入1.69亿元。



消息面上,近日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推动建立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装备体系,研制长寿命、宽温域、低衰减锂电池、钠电池及固态电池关键装备。这一政策动向为储能行业带来积极信号。



打铁也需自身硬,海博思创在二级市场上的亮眼表现,同样离不开自己此前的布局。据招股书披露,海博思创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领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为全球客户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及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自成立以来,公司便专注于电池管理系统相关的核心技术,致力于打通储能全产业链条。



上市后不久,公司迅速展开多项战略合作。举例来看,27日,海博思创便与亿纬锂能子公司亿纬动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20252027年间建立电芯产品战略采购合作关系,预计总采购规模达50GWh。随后在213日,海博思创又与许继电气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双方将聚焦储能产业前沿,重点围绕储能集装箱、液冷管路、线束等产品,以及直流侧EPC储能项目展开广泛合作。



此外,612日,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在SNEC 2025展览会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同推动储能行业发展



近期,中信证券,东吴证券,长江证券,中信建投等多家券商也纷纷参与调研海博思创。2025923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早就通过参股合资公司布局半固态电池,目前合资公司制造的半固态电池已在部分项目中应用。



此外,近年来海博思创营收净利润均保持增长。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海博思创分别实现营收8.38亿元、26.26亿元、69.82亿元和82.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0.11亿元、1.77亿元、5.78亿元和6.48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延续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45.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6%;归母净利润3.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5%




游资大佬魏巍入局



需要注意的是,股价与业绩“齐飞”的海博思创,拥有着深厚的资本积淀。



上市之前,海博思创历经7轮融资,背后的投资人包括启迪之星创投、IDG资本、启明创投、清控银杏、武岳峰投资等知名机构



具体来看,企查查信息显示,成立次年海博思创即获得来自启迪之星与银杏天使创投的种子轮投资。



随后的20142016,公司连续三年完成多轮融资,先后引入中润发投资、腾业创投、启明创投、IDG资本、清控华创资本、蓝色经济区产投基金、武岳峰投资等机构。其中,2016年的B轮融资金额达到4.5亿元



201912月,海博思创完成C轮融资,除清控银杏、腾业创投等老股东继续跟投外,还新引入蓝图创投、陆石投资鼎峰科创、青英投资等机构。



20206月,公司又完成C+轮融资,引入长江资本与东方江峡作为新投资方同月,海博有限正式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后续登陆资本市场铺平道路。变更后,银杏天使、腾业创新的持股比例均为8.07%



2021年,在Pro-IPO轮融资中海博思创进一步获得清控银杏等原有股东增持,并引入蔚来资本、云和资本、丝路基金、华能资本等战略投资方。



当然,海博思创也没有辜负一众创投机构的期待。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量排名中,海博思创位居第一。



事实上,这一成绩背后,离不开公司对研发的持续投入。财报数据显示,2021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0.56亿元、0.94亿1.79亿2.50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49%



海外布局方面,公司目前已与美国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与Fluence、法国独角兽企业NW、澳大利亚能源集团Tesseract等商业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交付了德国国王湖独立储能电站、芬兰分布式储能电站等海外项目。



或是因为看中海博思创在储能领域的发展前景,游资大佬魏巍在今年一季度新进成为公司第八大股东,持有公司股份478.37万股,持股比例2.69%。紧接着在第二季度,魏巍又增持公司股份7.43万股。



截至第二季度末,魏巍共持有公司股份485.80万股。自今年6月末以来,公司股价已累计上涨超215%若至今未发生持股变动,按照924日公司收盘价268.98/股计算,其最新持股市值将达到13.07亿元,已揽获可观浮盈。



此外,截至二季度末,“长情”的创投机构银杏天使、腾业创投、启明创投仍居于公司前十大股东之列,分别持有910.23万股、910.23万股、541.68万股,持股比例5.05%5.05%3.01%




创始人张剑辉



事实上,海博思创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其海归博士创始人张剑辉的积极运作。



资料显示,张剑辉出生于19785月,17岁考入清华大学机电系,并于2001年获硕士学位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张剑辉先是进入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工作了6年。此后,他于2010年选择回国,加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智能电网集团,历任资深电路设计工程师、资深电路设计经理乃至首席技术官等职。



在积累了丰富技术与管理经验后,张剑辉于201111月正式创立海博思创。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钱昊和舒鹏均为80后”,分别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和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且均对电池和储能领域有着深入研究和浓厚兴趣。



在公司的发展策略上,据悉,海博思创早在2016年便前瞻性布局国内大型储能市场。至2018年,公司成功中标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的多个变电站储能项目,以此为标志性节点,其储能系统业务进入了加速增长通道。



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招股书显示,海博思创已与华能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华润电力等主要央企发电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以及特变电工、晶澳科技等大型新能源集团企业均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这一系列合作也使其发展较为顺利。根据标普全球统计,海博思创在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新增储能装机排名中位居前三,其中功率规模排名第二,能量规模排名第三。此外,该机构截至20247月的数据显示,在以累计装机和签约项目规模总和统计的排名中,无论以功率或容量单位计算,海博思创均位列中国大陆市场第一。



随着公司股价的暴涨,创始人张剑辉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据公司披露,海博思创的实际控制人系张剑辉、徐锐夫妇。截至2025630日,张剑辉和徐锐夫妇合计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23.93%其中,张剑辉直接持有公司约20.04%股份,按最新股价计算,其持股市值已高达97.08亿元。



不过,未来海博思创能否长期赢得资本青睐,最终还将取决于其储能优势能否转化为超预期的业绩增长。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