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再玩”跨界,资本运作“达人”吴建龙谋局半导体

2025-09-24 王文光
8681
向日葵“再玩”跨界,资本运作“达人”吴建龙谋局半导体

向日葵三个交易日连续“怒砍”20%涨停,引得市场侧目。而该公司股价疯狂上涨的原因,则在于其有意从医药跨界做半导体。事实上,在非常擅长资本运作且在多领域皆有生意经验的实控人吴建龙麾下,此前几年向日葵已经频频尝试跨界。


市场火热,向日葵同样不甘寂寞。




924日,向日葵强势“拿下”第三个20cm涨停,市值时隔多年重回百亿上方。消息面上,公司于922日宣布将购买贝得药业40%股权、兮璞材料100%股权,其中后者从事高端半导体材料研发、制造和销售。




资料显示,向日葵现有主营位于医药领域,原料药和制剂构成收入“大头”。而计划买下兮璞材料,或意味着其正在进行着一场跨界并购。




有意思的是,跨界之于向日葵来说已不再陌生。纵观2019年至今,公司先是因光伏生意的亏损而转型医药,又一度因为医药主业的停止想要再“杀回”光伏,但最终折戟;并且,其还曾有意涉足下游为光伏和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金属基陶瓷业务,不过最终也没有音讯。




穿透股权来看,向日葵实控人为吴建龙,其人早年间曾执掌多门生意,也较为擅长资本运作。或正因此,吴建龙手下的向日葵屡屡跨界,也显得较为合理。




入局半导体,20cm三连击




向日葵势如破竹。




924日,向日葵再度涨停,公司股价报收8.57元,总市值达110.31亿元,成功实现了自922日复牌以来的三连板。据统计,自49号创年内低点的交易日至今,向日葵总计已经取得超过237%的涨幅。




资料显示,向日葵现有主营为医药,主要产出并销售抗感染类、心血管类、消化系统类等药物。公司主营收入由原料药和制剂构成,其中克拉霉素原料药占主要构成部分,主要销往国内外生产克拉霉素制剂药的生产企业及贸易商。




纵观2025年上半年,向日葵营业总收入1.44亿元,同比下降8.3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5.68%,取得116.07万元。再往前看,2024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亿元、782.73万元,同比下降幅度为2.38%64.01%




而身为一家业绩相对平淡的医药企业,向日葵得以被“引燃”的导火索在于一纸收购方案。




根据向日葵922日公告,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6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兮璞材料100%股权、向日葵投资持有的贝得药业4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其中,向日葵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价格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即2.93/股。




进一步看,贝得药业本就是向日葵控股子公司,向日葵持股比例已有60%兮璞材料则是一家半导体公司,主要从事高端半导体材料研发、制造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半导体级高纯电子特气、硅基前驱体、金属基前驱体等。




由此可见,向日葵实则有意进行一次跨界收购。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其将切入到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进一步提高持续盈利能力。




据向日葵披露,兮璞材料的核心团队拥有超20年半导体行业经验及国际领先大厂管理背景,产品已成功通过海内外数十家知名晶圆制造企业认证,并实现长期、稳定批量供应。




公告显示,2023年及2024年,兮璞材料分别实现营收3854.18万元、9854.4万元,净利润为4.08万元、1376.52万元。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资产总额1.18亿元。




多次转舵”结局几何?




对于向日葵来说,跨界已经成为常态。




回溯历史,向日葵起初置身光伏领域,主营太阳能电池组件。20108月,公司顶着“国内少数具有自主技术并能规模生产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光伏企业”名号成功登陆创业板。




着眼经营角度,在光伏生意支撑下,向日葵的业绩可谓是上市即巅峰。据统计,2010年公司营收达23.2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513亿元,两项指标皆为迄今为止的年度最高。




作为彼时光伏业界“新星”,向日葵在上市之后一度选择全产业链扩张。不过,近十多年来光伏行业波动属性始终较大,无论是快速的供需格局变化亦或者是政策变动,都会使得行业景气度迅速扭转。基于此,向日葵迟迟未能尝到来自光伏的“甜头”,反倒是陷入了业绩低迷的泥潭。




2012年,向日葵第一次出现亏损;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一举亏损11.25亿元,一年之后归母净利润再度亏损1.15亿元。




与此同时,向日葵选择了转舵。




2019年,向日葵剥离了传统的光伏相关业务。同一年,公司以3.55亿元现金的交易价格购买向日葵投资持有的贝得药业60%股权,并于当年621日完成了相关资产交割手续。




根据公告,贝得药业100%股权评估值为5.92亿元,增值率为92.13%而此贝得药业与本次向日葵购买资产交易中的贝得药业为相同标的,作为交易对方的向日葵投资股东为胡爱和吴灵珂,分别与向日葵实控人吴建龙为夫妻、父子关系。




根据公告,贝得药业应当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实现经审计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050万元、4850万元和6200万元。最终,这三年间贝得药业累计业绩承诺完成率为64.16%,未达到业绩承诺要求。




或许是贝得药业的现实“泼”了转型叙事一盆冷水,此后向日葵决定继续寻找新的行业机会。




20233月,向日葵打算重拾老本行。这一次,公司计划与绍兴集成电路基金、上海隆象签订协议,三方拟共同对全资子公司浙江隆向(后称“项目公司”)进行投资,并以此为主体经营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




据了解,项目拟建设年产10GW TOPCon电池生产线,首期建设5GW TOPCon电池生产线,首期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5亿元,预计7个月达成生产条件。项目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向日葵以货币认缴出资2.7亿元,持股比例为54%




然而,这桩事件发生之时正值光伏行业新一轮下行周期,最后也沦为草草收场的结局。20242月,向日葵决定终止TOPCon电池产品项目,并注销项目公司。




20243月,向日葵再度发起新一轮转型,公司宣布与实控人吴建龙作为有限合伙人投资设立的优盈新材料、二四九五共同投资设立一家项目公司,主要从事金属基陶瓷相关业务,可广泛应用于光伏和半导体设备等领域。




有意思的是,在当时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向日葵曾提及:尚未配备金属基陶瓷材料领域的专业人员和技术储备,对外投资依赖于合作方提供的人才及技术资源的引入。




最后,在20254月,向日葵称鉴于二四九五提供的金属基陶瓷新材料产品经过多次测试未达到相关技术指标,选择终止原投资合作协议及项目合作。




资本运作达人吴建龙




向日葵数次转向背后,离不开其实控人吴建豪的参与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早年间报道,吴建龙是浙江绍兴人。九十年代初期,他先是从事纺织行业紧接着又做起了摩托车买卖,并发现绍兴不少饭店和家庭用上了液化石油气,很快再进入液化气贸易领域。




随后几年,房地产业的兴起使得吴建龙对于房地产生意产生了兴趣。而在房地产之外,他也一并“解锁”了超市生意。




可以说,吴建龙本身就是一个经常跨界的人,这与当前向日葵时常跨界的属性也非常匹配。




时间来到20043月,吴建龙前往西藏旅游,在机场到拉萨市区的路上,吴建龙发现了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这件事推动下,他很快组建了光伏相关团队,并于2005年创办了向日葵。




或许是在不同行业均拥有充足创业经验,在吴建龙带领下的向日葵很快迎来高速发展。2008年,也就是公司刚刚诞生的第三年,其晶体硅电池产量已进入国内前10名;2010年,向日葵也迎来了上市。




凭借着向日葵亮相A股,吴建龙资产大大增值2010年其一度身价95亿元,成为中国能源行业富豪当然感受到资本市场魅力的吴建龙更进一步,开启了一系列资本手段。




2013年,向日葵发出高送转及不少利好预期,股价一度在18大涨而在当年827解禁日到来后不久吴建龙迅速开启减持。




据悉,向日葵曾在招股书中指出,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5%,且在离职后的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而吴建龙是在2013222日辞职董事长一职,正好距离解禁日略超半年。




统计显示,自向日葵上市至今,吴建龙的减持主要集中于2013年至2015年。而在2018年至2019年股价低迷期间,吴建龙也选择对公司进行增持。




目前,吴建龙虽为向日葵实控人,但公司董事长是吴少钦。从职业履历来看,吴少钦曾任光大证券投行三部投行副总裁、光大证券股天河北路营业部总经理,还有私募工作经历;某种程度上,也与吴建龙一样熟悉资本。




总体来看,由于各种操作,向日葵被市场视作典型的跨界企业”。未来公司能否借半导体说出新故事,将是看点。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