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失火”,殃及格力电器


闻泰科技的“核心资产”安世突遭变故,公司称当前对其的控制权暂时受限。受此影响,10月13日闻泰科技无量一字跌停。伴随着闻泰科技股价受挫,一众股东无奈“吃面”,这中间也包括了家电巨头格力电器。
闻泰科技遭受“暴击”。
10月13日,闻泰科技一字跌停,截至收盘封单额度高达71.4亿元。消息面上,公司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发生重大变故。
闻泰科技公告显示,公司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以及安世半导体控股(与安世半导体合称 “安世”)收到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的部长令和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的裁决。目前的情况是,公司暂时失去对安世半导体控股享有剩余的99股股东权利(如治理权和投票权等),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
据悉,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承载平台,也是后者剥离产品集成业务后重点聚焦的经营方向。此次事件的发生,无疑对闻泰科技的发展战略存在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安世半导体所波及的对象不止是闻泰科技,还包括格力电器。
截至二季度末,格力电器直接持有闻泰科技3076.71万股股份,其一致行动人珠海融林直接持有闻泰科技7893.03万股股份。按照10月13日股价计算,格力电器直接和间接持有闻泰科技的市值约43亿元,倘若后续闻泰科技继续下跌,格力电器手中的持股市值将再缩水。
子公司“失控”
10月13日,闻泰科技一字跌停,收于41.83元,闻泰转债应声暴跌,盘中一度下挫超过16%。而股价异动背后,则源自公司核心子公司安世半导体。
闻泰科技公告显示,近期安世半导体以及安世半导体控股(后与安世半导体合称 “安世”)收到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的部长令(Order)和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以下简称“企业法庭”)的裁决。
具体来看,在荷兰时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先是要求安世及其下属所有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全球30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不得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为一年。
紧接着,安世的外籍高管于荷兰时间10月1日向企业法庭提交了启动对公司调查与采取临时措施的紧急请求。而同在当日,企业法庭在未庭审的情况下直接即时生效了几项紧急措施,其中包括:暂停闻泰科技实控人张学政担任安世半导体控股公司执行董事及安世半导体公司非执行董事职务,并将安世半导体控股的股份以管理权形式托管给独立第三方管理。
据第一财经报道,安世的外籍高管提出的要求包括闻泰科技转让安世半导体股份、控股权。随后,企业法庭很快也在荷兰时间10月7日下午作出裁决。
根据闻泰科技公告,企业法庭最终宣布暂停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控股的非执行董事和安世半导体的执行董事职务;并任命一位指派的外籍人士来担任安世半导体控股及安世半导体非执行董事,其拥有决定性投票权,能独立代表安世;与此同时,也将安世半导体所有股份(减去一股)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给稍后指定并公布的人员。
闻泰科技表示,目前安世半导体日常经营仍在持续运转,但受部长令(Order)和企业法庭裁决的影响,对企业运营效率形成一定影响。而公司也暂时失去对安世半导体控股享有剩余的99股股东权利(如治理权和投票权等),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
资料显示,安世半导体是分立与功率芯片IDM厂商,原为飞利浦半导体标准产品事业部,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此外,其在德国和英国设有晶圆制造工厂,在东莞、菲律宾、马来西亚建有封装测试工厂。
而闻泰科技则从2018年2020年分多个阶段购买安世半导体,最终获得其控股权,此过程中的总交易规模达三百余亿元级别。
当前,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承载平台。2024年,安世半导体收入约147亿元,位居全球功率分立器件营收第三;2025年上半年,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收入78.2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例约31%。
殃及格力电器
观闻泰科技股东列表,可以发现“长情股东”格力电器的身影。
2018年开始,董明珠在公开场合高调表示将“投入500亿做芯片”,引发各界哗然。这一背景下,格力电器不仅自己成立了造芯公司,也与闻泰科技“牵手”,帮助后者推进安世半导体收购。
据悉,格力电器总计出资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的安世半导体项目。其中,公司向合肥中闻金泰出资8.85亿元,用于合肥中闻金泰受让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所持有的合肥广芯半导体产业中心(有限合伙)LP财产份额;还向珠海融林出资21.15亿元,用于珠海融林受让珠海融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所持有的合肥广讯半导体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所持有LP财产份额。
之后,闻泰科技又通过发行股份换股的方式置换格力电器持有合肥中闻金泰的权益以及通过珠海融林间接持有的合肥广讯权益。
根据闻泰科技在2019年10月公布的最终方案,其一并向格力电器及其一致行动人珠海融林发行了3585.9万股、9242万股股份,占那时闻泰科技发行后总股本的3.45%、8.88%。
借此,珠海融林、格力电器成为闻泰科技第三、第六大股东。由于格力电器作为有限合伙人持有珠海融林91.27%的财产份额,故其彼时合计手握闻泰科技约10.98%股权。
而拥有闻泰科技股东身份后,格力电器很快便享受到了股权增值的红利。
2020年前后,5G投资正在加速,突发事件也推动全球手机订单从三星向外转移,闻泰科技借此通过ODM板块赚得盆满钵满。同一时刻,也正处半导体景气上行周期,有了安世半导体加持的闻泰科技股价一路狂飙。
到2020年2月末,闻泰科技股价最高曾到达171.88元/股,市值超1925亿元。按此粗略估算,格力电器和其通过珠海融林的持仓市值一度超两百亿元,浮盈超170亿。
不过,这场资本盛宴并没有无限延续。伴随着半导体景气度周期性回落,闻泰科技的二级市场表现在2022年至2024年非常低迷,公司市值最低跌至不足300亿元。
在此期间,格力电器与珠海融林皆抛售闻泰科技股份套现。但由于闻泰科技股价大幅下降,格力电器浮盈缩水的局面无法改变。
截至三季度末,格力电器直接持有闻泰科技3076.71万股股份,珠海融林直接持有闻泰科技7893.03万股股份,格力电器对珠海融林持有比例依然为91.27%。按照10月13日股价计算,格力电器直接和间接持有闻泰科技的市值约43亿元。
而倘若闻泰科技接下来继续延续跌势,那么依然对其重仓持股的格力电器将面临盈利进一步缩水。
“押注”半导体战略受挫
安世事件突发,为闻泰科技的转型战略蒙上了一层阴影。
回溯历史,闻泰科技起步于手机方案设计,在2008年自建整机制造工厂,实现从设计到制造的垂直整合,成为国内第一家手机ODM企业,随后拓宽至平板、笔电、IoT、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
在此背景下,闻泰科技一直凭借其ODM板块著称,而近年来公司主要采用ODM模式的产品集成业务也占据着营收“大头”。
只不过,产品集成业务能为闻泰科技带来的亮点明显偏少;整个2024年,公司产品集成业务贡献了接近八成的营收,但毛利率只有2.49%。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品集成业务实现营收174.85亿元,净亏损6.85亿元。
基于此,闻泰科技早早开始谋划将产品集成业务剥离。2024年年末,其就曾官宣称,计划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的与产品集成业务相关9家标的公司股权和标的经营资产转让给立讯有限或其指定方。
根据闻泰科技2025年5月公布的《重大资产出售报告书(草案)》,公司计划向立讯精密及立讯通讯转让昆明闻讯、黄石智通、昆明智通、深圳闻泰、香港闻泰(含印尼闻泰)的100%股权以及下属公司无锡闻泰、无锡闻讯、印度闻泰的业务资产包,交易价格总计约43.89亿元。
而闻泰科技之所以割舍产品集成业务,终极目的在于全力聚焦安世半导体为主体的半导体业务。
据悉,近年来安世半导体动作频频。2024年其投资2亿美金,建设GaN、SiC产线,预计2025年底通线;其基于临港晶圆厂12英寸工艺升级的新一代MOS产品,已经成功进入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供应链,预计10月份开始量产出货。
从大背景上看,安世半导体所置身的细分行业赛道前景良好。根据闻泰科技在半年报中的预测,下半年功率与模拟半导体景气度将继续上行,订单能见度提升,产品价格趋稳并有望局部回升,行业收入与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
此番情形下,安世半导体却陷入多事之秋,无疑是对闻泰科技的一次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