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奥微收购荣湃半导体背后,“小米系”资本浮出水面


近日,帝奥微宣布拟全资收购荣湃半导体。这场模拟芯片整合交易背后,“小米系”资本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不仅同时持有交易双方的股份,还是帝奥微重要的原始股东。
10月20日晚间,帝奥微一纸公告揭开了模拟芯片行业整合的新篇章。
根据披露的收购预案,帝奥微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荣湃半导体100%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
帝奥微表示,通过此次并购,公司将快速切入隔离器芯片赛道,完善产品矩阵,提升在模拟芯片领域的整体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交易背后隐现“小米系”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不仅同时持有交易双方股份,更是帝奥微的早期投资者。
招股书显示,该基金通过2020年的两次出资布局帝奥微,累计投资约8955.90万元,并在公司上市后获得可观回报。与此同时,帝奥微本身也是小米供应链的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在业务层面存在深度协同。
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10月20日,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持有帝奥微3.87%的股份,同时亦为荣湃半导体持股3.50%的股东。
帝奥微收购荣湃半导体100%股权
模拟芯片赛道并购再现新动向,帝奥微将荣湃半导体“揽入怀中”。
10月20日晚间,帝奥微披露收购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董志伟等16名股东所持荣湃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湃半导体”)100%股权,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完成后,荣湃半导体将成为帝奥微的全资子公司。公司股票已于2025年10月21日开市起复牌,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报收29.70元/股,上涨5.66%。
在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具体方案中,公司表示交易各方经协商,已将股份发行价格确定为19.84元/股。不过,最终每股发行价格及发行数量还要以上交所审核通过、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价格和数量为准。
标的公司方面,荣湃半导体于2017年1月成立,注册资本为1605.63万元,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模拟芯片设计与研发的企业。主要产品涵盖数字隔离器、隔离接口、隔离驱动、隔离采样及光MOS等系列,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新能源、智能电表、智能家电等多个领域。
从财务表现来看,该公司营业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公告披露,2023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6110.40万元、9908.42万元。公司归母净利润虽持续为负,但亏损幅度收窄,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31.96万元、-2989.74万元,经营状况正在逐步改善。
进入2025年,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5199.99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822.99万元。
对于此次收购,帝奥微表示,公司和荣湃半导体同属模拟芯片设计行业。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快速切入隔离器产品赛道,并通过吸收和整合荣湃半导体成熟的专利技术与研发资源,升级现有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产品品类、增强整体竞争力,从而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完整的芯片解决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宣布此次收购之前,帝奥微在模拟芯片领域刚刚取得关键进展。
公告显示,帝奥微于9月初宣布推出自主研发的eUSB2中继器产品,该产品可实现eUSB2与USB2信号的双向转换,适用于物联网、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领域,显著增强了其在高速接口芯片方面的竞争力。
“小米系”资本浮出水面
需注意的是,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同时持有帝奥微与荣湃半导体两家公司的股份。
从帝奥微的发展来看,公开资料显示,帝奥微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于高性能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公司以信号链模拟芯片起家,随后于2012年布局电源管理芯片,并逐步拓展产品线。历经十余年发展,公司于2022年成功上市。
2020年,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通过两次出资布局帝奥微。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1月,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根据与帝奥微股东王洪斌签署的协议,以5456.88万元的对价受让了后者持有的帝奥微有限5.51%的股权(对应出资额900万元);同年4月,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又投入3499.02万元参与公司增资。这两笔合计8955.90万元的投资,最终使其在公司IPO后,获得公司5.73%的股权,持股数量为1419.38万股。
这笔早期投资带来了可观回报。帝奥微上市之后,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作为公司原始股东,于2023年8月23日迎来限售股解禁。以当日收盘价25.03元/股估算,小米基金所持股份市值约为3.55亿元,投资浮盈约2.65亿元。
截至2025年10月20日,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仍持有帝奥微3.87%的股份,按最新收盘价29.70元/股计算,有市值约2.84亿元。
与此同时,该基金还持有荣湃半导体3.50%的股份。作为双方股东,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是否在本次交易中起到了撮合作用,暂未可知。
资料显示,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于半导体与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Choice数据显示,除了帝奥微,截至目前,小米长江产业基金还出现在富特科技、灿瑞科技、南芯科技、灿芯股份、珠海冠宇5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之列。其中,灿瑞科技和南芯科技均为模拟芯片产业公司。
除股权投资外,帝奥微本身是也小米的重要合作伙伴。据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帝奥微芯片应用于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指XIAOMI CORPORATION及其附属公司等)产品的销售金额为3177.78万元。
从帝奥微的业绩表现来看,2020年至2021年,帝奥微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公司营业收入从2.48亿元跃升至5.08亿元,归母净利润亦由0.40亿元大幅提升至1.65亿元。
不过,登陆资本市场后,帝奥微的业绩出现波动。2022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从5.02亿元降至3.81亿元;归母净利润则由1.74亿元大幅下滑至0.15亿元。2024年,公司营收实现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却出现亏损,为-0.47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11%;归母净利润亏损420.92万元。
海归创始人鞠建宏
事实上,帝奥微的一系列资本布局,都与其创始人鞠建宏密不可分。
公开资料显示,鞠建宏出生于1972年,南通如皋人。1998年,26岁的鞠建宏放弃了美国加州麦克拉伦环境工程公司的高薪职位,选择攻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求学期间,他再次做出关键抉择:向导师提出转换研究方向,从软件控制理论转向微电子芯片研发。
博士毕业后,鞠建宏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获得美国仙童半导体的录用。据悉,这家被誉为半导体“西点军校”的企业,曾培养出AMD、英特尔等多家行业巨头的创始人。
在仙童半导体任职期间,他从产品定义工程师起步,历任技术市场经理、信号链产品事业部亚洲区总监等职。
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中国电子产业快速崛起,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国内市场对芯片自主化的需求日益迫切。鞠建宏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历史机遇,决定投身于国产半导体发展浪潮。
2010年是其事业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鞠建宏辞去仙童半导体的一切职务,回到家乡南通。同年,他创立帝奥微,开启了国产模拟芯片的新征程。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长期专注于模拟芯片设计研发。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7046.31万元、1.46亿元、2.09亿元,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通过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公司已在芯片设计、制造工艺及材料开发等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了深厚积累。截至2024年末,公司模拟芯片产品型号已达1800余款。其中高性能模拟开关、超低功耗及高精度运算放大器元件、超大电流的多路LDO元器件、高效率电源管理元件等多项产品均属于行业内前沿产品。
随着公司发展,作为公司创始人的鞠建宏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截至最新报告期,鞠建宏持有4835.20万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为19.54%,按最新股价估算,其持有市值达到14.36亿元。
此次收购落定之后,帝奥微将在鞠建宏的带领下步入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