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利率进入“1%时代”,保险产品再“降息”

2025-07-28 王晓捷
9975
预定利率进入“1%时代”,保险产品再“降息”

7月25日,保险业协会宣布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 1.99%,受此影响,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等多家险企,将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下调至2.0%,分红型、万能型分别调整至1.75%、1.0%,自9月1日起实施。


7月25日,保险业协会在官网发布消息,宣布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二季度例会,并确定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较一季度的2.13%下调14BP。



据了解,预定利率研究值是保险协会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和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通过综合分析确定的一个参考利率值,主要用于指导保险公司调整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以确保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能够与市场利率动态匹配。



紧接着,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工银安盛人寿等多家险企纷纷发布调整公告称,将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将从2.5%下调至2.0%;分红型从2%调整为1.75%,万能型从1.5%调整至1.0%。同时,还表示,8月31日24时起将不再接受超过上述预定利率最高值的保险产品投保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后,分红险仅下降25bp,打破了三者50BP的均衡。这也就意味着,保险公司需调整产品结构,降低储蓄型产品占比,转而开发分红险等浮动收益产品。此外,还需提升投资能力,加强风险管理。



回顾历史来看,自2021年以来,保险预定利率就已经经历了多次下调。2023年7月,保险预定利率从3.5%降至3%,2024年9月下调至2.5%,这已是第三次进行调整。



而此次保险预定利率的调整并非突如其来,是宏观经济环境与保险行业自身发展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中国市场利率持续走低。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1.65%,5年期LPR为3.5%,5年期定存基准利率1.5%。



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还下发了《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并设置了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



调整前,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为2.5%,相较一季度的预定利率研究值2.13%、二季度的1.99%,已连续两个季度高于研究值,因此预定利率须进一步下调。



有分析指出,保险预定利率适时调整,有助于推动保险行业建立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动态调整机制旨在平衡保险公司风险与产品竞争力。随着低利率环境持续,未来研究值可能进一步下行,推动行业向弹性收益产品转型。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