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A吃B”,海联讯合并杭汽轮获证监会批准

2025-09-29 谢振洋
16294
再现“A吃B”,海联讯合并杭汽轮获证监会批准

时隔三年,B股转A股迎来又一案例。海联讯“蛇吞象”杭汽轮B的事宜通过了证监会的监管批复,标志着该交易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9月28日晚,海联讯、杭汽轮B双双发布公告,海联讯拟通过向杭汽轮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杭汽轮,并在9月26日收到证监会的同意批复。



回溯两家公司的合并历程,2024年10月,两家公司共同宣布,海联讯拟换股吸收合并杭汽轮,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同年6月,深交所受理了相关申请,还就估值合理性、协同效应等方面发出问询函。今年9月初,相关重组上市事项过会。此次证监会正式批准,标志着该交易进入实施阶段。



根据吸收合并草案显示,海联讯换股价为9.35元/股,杭汽轮B换股价亦为9.35元/股,换股比例为1:1。交易完成后,杭汽轮B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海联讯作为存续主体承接其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



杭汽轮和海联讯均为杭州市国资委旗下企业。本次海联讯换股吸收合并杭汽轮后,杭州市国资委仍将是实控人。



本次交易前,杭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持有海联讯29.80%股份,为其控股股东,并且同时通过控股杭州汽轮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控制杭汽轮58.70%股份。本次交易后,杭州资本将直接持有海联讯6.71%股份,并通过汽轮控股合计控制海联讯 52.19%股份,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海联讯吸收合并杭汽轮是典型的“蛇吞象”操作。



杭汽轮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杭州汽轮机厂,是一家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于1998年在B股市场挂牌,至今已经整整27年。上市以来,杭汽轮除了首发募集1.71亿港元,此后一直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海联讯于2011年11月在创业板上市,本来是从事电力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的民营企业。2020年5月,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成为海联讯的控股股东。



从财务数据来看,截止2025年6月30日,杭汽轮的总资产为175.45亿元,归母净资产为93.84亿元。而同期海联讯的总资产仅6.85亿元,归母净资产为4.87亿元。



从业绩来看,2022年-2025年上半年杭汽轮的营业收入为55.19亿元、59.24亿元、66.39亿元以及24.4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22亿元、5.18亿元、5.40亿元以及1.53亿元。



同期,海联讯的营业收入为2.42亿元、2.13亿元、2.28亿元和7516.44万元,归母净利润为1031.07万元、1080.83万元、945.81万元以及156.58万元。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