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苦修“内功”的双汇发展将迎收获期


在猪周期漫长波动中苦修“内功”的双汇发展,于2025年上半年成功斩获逆势增长。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利润双增,营收达285亿元、归母净利润23.23亿元,通过精准优化产品结构、发力新兴渠道及严控成本,双汇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也为下半年的业绩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漫长的猪周期中修炼“内功”的双汇发展,终于迎来了收获期。
8月12日晚,双汇发展披露2025年半年报,营业总收入为285.0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3.23亿元,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增。
而实现逆势增长的背后,是双汇发展对行业形势的精准研判,凭借着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渠道端、产品端、运营端等协同发力,彰显出强大的经营韧性。
同时,延续一贯“分红标兵”的作风,双汇发展拟将上半年97%的净利润用于分红,预计派息金额高达22.52亿元。稳定增长叠加高股息率,进一步增添了市场信心。
中报稳中有增,韧性十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上半年生猪总出栏量为3.66亿头,同比增长0.6%。猪肉总产量为3020万公吨,同比增长1.3%。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3万头,同比增长0.1%。2025上半年中国平均生猪价格为15.5元/公斤,同比下降0.8%。
从数据来看,当前上游养殖产能依然高企,猪价长期低位徘徊,肉制品行业面临更为复杂的结构性震荡。在这种情况下,双汇发展依然交出了一份韧性十足的半年报。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双汇发展实现营业总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为23.23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单季度来看,二季度表现可以说是十分亮眼。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2.1亿元,同比增长6.31%,归母净利润为11.86亿元,同比大增15.74%。
分业务来看,目前屠宰业和肉制品业仍是双汇发展的两大支柱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生鲜产品及包装肉制品。
具体来看,上半年屠宰业实现收入合计137.69亿元,同比增长3.33%,肉制品行业实现收入合计112.07亿元,占总收入的39.44%。二者的毛利分别为6.75亿元、40.46亿元。屠宰业务撑起了营收增速,肉制品业务则贡献了利润大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屠宰业、肉类加工业,双汇发展的主营业务还有包括上游饲料、养殖,下游包装、商业等在内的其他业务。2025年上半年,这部分业务实现营收57.67亿元,同比增长33.14%,实现毛利1.88亿元,毛利率由负转正,达3.26%,是公司财报中的又一增长亮点。
从销量上来看,据财报披露,双汇肉类产品总外销量达157万吨,同比上升3.67%。细分品类中,生鲜猪产品销售量68.86万吨,同比增加11.17%;生鲜禽产品销售量18.03万吨,同比增幅达17.46%,公司的生鲜产品销售火爆,增长明显。
那么能实现如今的成绩,双汇发展背后做了哪些努力?
修炼“内功”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在《价值》中指出“长期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价值观。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这种穿越周期的智慧在双汇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生动诠释,过去几年间,公司面对外界复杂的环境,依然能沉下心来修炼“内功”,以求长远发展。
成本管控方面,2025年上半年,作为核心业务的肉制品业毛利率达36.10%,同比提升0.61个百分点。财务端的数据是企业经营情况的直接写照,双汇发展“降本增效”的结果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双汇发展的存货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同期的62天缩短至51天,减少约11天;存货周转率从2.9次提升至3.5次;存货金额从期初的69.28亿元降至期末的63.36亿元。
尤为关键的是,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在渠道端也有了新突破。根据双汇发展发布的投资者调研记录,上半年,公司肉制品在新兴渠道销量情况良好,销量同比增长 21%、销量占比达17.6%,其中休闲零食渠道和电商渠道在新兴渠道中的销量占比较大且增幅明显。
当然,新兴渠道的亮眼实际上只是双汇发展渠道建设成绩的一个缩影,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加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市场份额。
其中:线上以淘宝、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等平台为主,开设品牌旗舰店、兴趣直播间等进行产品线上销售,通过前置仓、O2O、社区团购等积极开展新零售业务。
线下以经销商代理为主进行销售,公司生鲜产品主要通过特约店、商超、酒店餐饮、加工厂和农贸批发等渠道销售,包装肉制品主要通过 AB 商超、CD 终端、会员超市、连锁便利店、休闲零食店、农贸批发、餐饮等渠道销售。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6月末,公司共有经销商 21415 家,对比年初上升 551 家,增幅 2.64%。
此外,消费行业,产品为王。面对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双汇发展不断加强产品研发,形成了涵盖高温、低温、速冻、零食、中式、西式等丰富的产品群。同时,加速推进产品结构向“肉、蛋、奶、菜、粮”多元结合转型,深化“一碗饭、一顿饭、一桌菜”产品战略,推动更多产品“进家庭、上餐桌”。
在品牌建设上,双汇发展还通过诸如丰富营销路径、坚持开放合作、加强对外交流在内的一系列工作,有力提振了自身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未来:估值仍有扩张空间
要知道,双汇发展的故事,不是一飞冲天的神话,而是步步为营的长征,这也是幸存者走向进化的必然路径,《从优秀到卓越》中就提到,这一过程中,没有单一明确的行动、一劳永逸的创新,也绝对不存在侥幸的突变和从天而降的奇迹。只是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一个决策接着一个决策,酷似将一个沉重的巨型飞轮朝一个方向推动,一圈又一圈,它们的总和才会产生持续而又壮观的效果。
双汇发展在过往发展中的努力,如同飞轮效应里持续推动的力量,为其未来的估值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下半年的肉制品吨利,双汇发展表示,下半年,预计公司肉制品成本同比有所下降,同时公司将加大市场支持力度,积极参与竞争,并继续加强高性价比产品的推广,预计下半年公司肉制品吨利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而下半年往往是肉类消费转旺的关键时机,可以预见的是,已经做好充足准备的双汇,将迎来业绩加速释放。
需要注意的是,取得亮眼成绩的双汇发展,并未忘记自己的“同行者”。
根据双汇发展发布的公告内容,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50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22.52亿元,股利支付率高达96.94%。
实际上,自上市以来,双汇发展在业绩增长的同时,一直是“分红标兵”。近五年(2020-2024年),双汇发展累计分红金额高达279.87亿元。而大手笔分红的同时,双汇发展的现金流依然稳定,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9.14亿元。
不少券商也看好双汇发展,其中,中原证券研报表示,“公司是国内肉类加工行业龙头,产品线齐全,产品品类丰富。根据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情况,未来公司估值仍有扩张空间,考虑到公司龙头优势显著,且分红率较高,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